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高熵合金的定义及相形成机制 | 第12-17页 |
1.2.1 定义及特性 | 第12-15页 |
1.2.2 相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1.3 高熵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1.3.1 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 | 第17-18页 |
1.3.2 高熵合金的性能 | 第18-21页 |
1.3.3 高熵合金的制备工艺 | 第21-24页 |
1.4 难熔高熵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 第27-28页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7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课题来源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2.1 材料制备 | 第29-31页 |
2.1.1 合金成分的选择 | 第29-30页 |
2.1.2 材料的制备工艺 | 第30-31页 |
2.2 组织分析及性能检测方法 | 第31-33页 |
2.2.1 XRD和DSC分析 | 第31页 |
2.2.2 扫描和透射电镜分析 | 第31-32页 |
2.2.3 密度测试 | 第32页 |
2.2.4 显微硬度测试 | 第32页 |
2.2.5 压缩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第三章 NbMoTaWVCr难熔高熵合金的组织及性能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NbMoTaWVCr高熵合金粉末的相组成及显微组织 | 第33-37页 |
3.2.1 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行为 | 第33-34页 |
3.2.2 粉末的形貌分析 | 第34-37页 |
3.2.3 粉末的DSC热分析 | 第37页 |
3.3 块体NbMoTaWVCr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 第37-45页 |
3.3.1 块体高熵合金的相组成 | 第37-38页 |
3.3.2 块体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 | 第38-43页 |
3.3.3 块体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NbMoTaWVTi难熔高熵合金的组织及性能 | 第47-60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NbMoTaWVTi高熵合金粉末的相组成及显微组织 | 第47-51页 |
4.2.1 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行为 | 第47-48页 |
4.2.2 粉末的形貌 | 第48-50页 |
4.2.3 粉末的热分析 | 第50-51页 |
4.3 块体NbMoTaWVTi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 第51-56页 |
4.3.1 块体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 | 第51-55页 |
4.3.2 块体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55-56页 |
4.4 合金元素对难熔高熵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球磨时间和烧结温度对难熔高熵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0-77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球磨时间对NbMoTaWVCr难熔高熵合金影响 | 第60-64页 |
5.2.1 球磨时间对合金粉末组织的影响 | 第60-61页 |
5.2.2 球磨时间对块体高熵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61-63页 |
5.2.3 球磨时间对块体高熵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 烧结温度对NbMoTaWVCr难熔高熵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4-70页 |
5.3.1 烧结温度对高熵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64-68页 |
5.3.2 烧结温度对高熵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70页 |
5.4 烧结温度对NbMoTaWVTi难熔高熵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70-76页 |
5.4.1 烧结温度对高熵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70-74页 |
5.4.2 烧结温度对高熵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4-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件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