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地区不同蓄热墙体日光温室性能比较与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国内日光温室墙体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固体蓄热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供试温室与试验的设置 | 第20-27页 |
2.1 试验区自然状况 | 第20页 |
2.2 蓄热后墙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 | 第20-23页 |
2.2.1 卵石蓄热墙体日光温室 | 第20-21页 |
2.2.2 主动蓄热墙体日光温室 | 第21-23页 |
2.3 供试温室 | 第23页 |
2.4 监测点布置 | 第23-25页 |
2.4.1 温度测点布置 | 第23-24页 |
2.4.2 光照强度、湿度测点布置 | 第24-25页 |
2.4.3 热流量测点布置 | 第25页 |
2.4.4 作物产量 | 第25页 |
2.5 试验仪器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42页 |
3.1 采光面覆盖材料及参数 | 第27页 |
3.2 光照情况分析 | 第27-29页 |
3.2.1 典型天气的光照比较 | 第27-28页 |
3.2.2 连续阴天的光照比较 | 第28-29页 |
3.2.3 试验期间透光率比较 | 第29页 |
3.3 墙体材料参数及热工性能比较 | 第29-30页 |
3.4 室内外气温情况分析 | 第30-32页 |
3.4.1 典型天气室内外气温比较 | 第30-31页 |
3.4.2 连续阴雪天室内外气温比较 | 第31-32页 |
3.4.3 不同温室室内气温月平均气温比较 | 第32页 |
3.5 室内外地温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3.5.1 典型天气的地温比较 | 第33页 |
3.5.2 连续阴雪天的地温比较 | 第33-34页 |
3.6 室内外相对湿度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3.7 墙内不同深度的温度情况分析 | 第35-39页 |
3.7.1 典型天气的墙内温度变化 | 第35-37页 |
3.7.2 连续阴雪天的墙内温度比较 | 第37-38页 |
3.7.3 墙内不同深度的温度与室内外气温相关性 | 第38-39页 |
3.8 不同温室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9 供试日光温室经济性分析 | 第40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卵石墙体蓄热性能的探究与数值模拟 | 第42-53页 |
4.1 卵石蓄热理论研究 | 第42-44页 |
4.1.1 蓄热理论 | 第42-43页 |
4.1.2 蓄热材料 | 第43-44页 |
4.2 卵石墙体内蓄热区域的分析 | 第44页 |
4.3 卵石墙体的FLUENT数值模拟计算 | 第44-49页 |
4.3.1 多孔介质的研究及模型的介绍 | 第45页 |
4.3.2 卵石墙体的物理模型 | 第45-46页 |
4.3.3 卵石墙体蓄热过程热平衡分析 | 第46-47页 |
4.3.4 卵石墙体蓄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47-48页 |
4.3.5 边界条件 | 第48-49页 |
4.4 模型的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4.4.1 计算参数与模拟条件 | 第49页 |
4.4.2 模型验证 | 第49-50页 |
4.4.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5 表面热流量的比较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60页 |
在读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