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燃料电池非铂和低铂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1-31页
    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1-14页
        1.1.1 PEMFC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第11-13页
        1.1.2 PEMFC商业化面临的问题第13-14页
    1.2 非铂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过渡金属-氮-碳(M-N-C)催化剂第14-16页
        1.2.2 杂原子掺杂催化剂第16-18页
        1.2.3 过渡金属氧化物、硫族化物、氮化物、氧氮化物催化剂第18-20页
    1.3 低铂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第20-28页
        1.3.1 控制合成特殊晶面Pt纳米颗粒第20-22页
        1.3.2 Pt的合金化(Pt M)第22-23页
        1.3.3 Pt的表面修饰第23-25页
        1.3.4 开发Pt载体第25-28页
    1.4 本工作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8-31页
2 实验方法第31-37页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第31-32页
    2.2 实验仪器设备第32-33页
    2.3 电化学测试方法第33页
    2.4 密度泛函方法第33-34页
    2.5 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方法第34-37页
        2.5.1 X射线衍射(XRD)测试第34页
        2.5.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测试第34页
        2.5.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第34页
        2.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第34页
        2.5.5 比表面积(BET)测试第34-35页
        2.5.6 红外光谱(IR)测试第35页
        2.5.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测试第35页
        2.5.8 拉曼光谱(Laman)测试第35-37页
3 基于结构反转提高尖晶石氧还原催化活性的研究第37-55页
    3.1 引言第37-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1页
        3.2.1 NG的制备第39页
        3.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9-40页
        3.2.3 物理表征第40页
        3.2.4 电化学测试第40-41页
        3.2.5 Koutecky-Levich equation第41页
        3.2.6 DFT计算方法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52页
        3.3.1 催化剂的XRD结构分析和TEM形貌表征第41-43页
        3.3.2 尖晶石各元素的价态分析和元素含量分析第43-45页
        3.3.3 催化剂电催化活性测试第45-47页
        3.3.4 催化剂电子转移数的计算第47-48页
        3.3.5 稳定性测试第48-49页
        3.3.6 抗甲醇性能测试第49页
        3.3.7 DFT计算第49-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5页
4 基于ZIF-8 制备三维介孔碳骨架载体锚定Pt纳米颗粒的低铂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第55-69页
    4.1 引言第55-57页
    4.2 实验部分第57-59页
        4.2.1 催化剂的制备第57页
        4.2.2 物理表征第57-58页
        4.2.3 电化学测试第58页
        4.2.4 动力学电流(J_k)、质量比活性(J_m)以及面积比活性(J_s)的计算第58-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7页
        4.3.1 制备催化剂过程中的XRD结构检测和拉曼测试第59-60页
        4.3.2 制备催化剂过程中的形貌分析第60-62页
        4.3.3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第62页
        4.3.4 制备催化剂过程中的孔结构结构检测和比表面积分析第62-63页
        4.3.5 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测试与评估第63-65页
        4.3.6 催化剂的加速老化测试第65-67页
        4.3.7 催化剂的XPS分析第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5 基于三维介孔碳骨架限域担载PtZn金属间化合物制备高稳定性低铂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第69-87页
    5.1 引言第69-71页
    5.2 实验部分第71-73页
        5.2.1 催化剂的制备第71-72页
        5.2.2 物理表征第72页
        5.2.3 电化学测试第72-73页
        5.2.4 动力学电流(J_k)、质量比活性(J_m)以及面积比活性(J_s)的计算第73页
        5.2.5 膜电极制备及单电池测试第7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3-85页
        5.3.1 制备催化剂过程中的XRD结构检测第73-75页
        5.3.2 制备催化剂过程中的形貌检测第75-77页
        5.3.3 催化剂的表面元素分析第77-79页
        5.3.4 制备催化剂过程中的孔结构结构检测和比表面积分析第79-81页
        5.3.5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测试第81-83页
        5.3.6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第83-84页
        5.3.7 催化剂的单电池测试第84-85页
    5.4 本章小结第85-87页
6 结论第87-91页
    6.1 结论第87-89页
    6.2 本论文的创新性第89-91页
致谢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11页
附录第111-112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11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第111页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1-112页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期性结构的时频散射特性研究
下一篇:甲烷/氢气预混火焰传播及火焰锋面胞状结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