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直流断路器实验系统的构成 | 第10页 |
1.1.2 直流断路器试验系统的主要谐波源及其危害 | 第10-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1 谐波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谐波抑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直流断路器实验系统的主要部件数学模型 | 第16-34页 |
2.1 冲击发电机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16-19页 |
2.1.1 冲击发电机的研究 | 第16-17页 |
2.1.2 冲击发电机数学模型 | 第17-19页 |
2.2 发电机组的控制模型 | 第19-27页 |
2.2.1 双闭环串级调速数学模型 | 第19-22页 |
2.2.2 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2.2.3 冲击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 | 第23-27页 |
2.3 选相合闸开关的模型 | 第27-29页 |
2.4 整流电路的搭建 | 第29-30页 |
2.4.1 短路试验变压器 | 第29页 |
2.4.2 整流电路 | 第29页 |
2.4.3 整流电路的模型及仿真 | 第29-30页 |
2.5 直流断路器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 | 第30-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谐波分析与检测方法研究 | 第34-60页 |
3.1 电力系统谐波的基本概念 | 第34-35页 |
3.1.1 电力系统谐波的表示法 | 第34-35页 |
3.1.2 电力系统谐波标准 | 第35页 |
3.2 谐波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35-49页 |
3.2.1 傅里叶分析 | 第35页 |
3.2.2 小波算法 | 第35-36页 |
3.2.3 小波算法仿真应用 | 第36-39页 |
3.2.4 希尔伯特黄算法分析 | 第39-43页 |
3.2.5 改进的Hilbert-Huang和FFT结合方法 | 第43-45页 |
3.2.6 三种算法谐波对比验证分析 | 第45-47页 |
3.2.7 中压直流断路器系统的谐波对比仿真分析 | 第47-49页 |
3.3 谐波检测方法研究 | 第49-57页 |
3.3.1 基于瞬时ip-iq理论的复合检测方法研究 | 第49-54页 |
3.3.2 基于小波检测 | 第54-56页 |
3.3.3 基于HHT检测 | 第56-57页 |
3.4 小结 | 第57-60页 |
第4章 基于APF的谐波抑制方法研究 | 第60-76页 |
4.1 输出滤波器的安装位置 | 第60-61页 |
4.2 串联变压器设计 | 第61-62页 |
4.3 串联混合滤波器模型整体结构设计 | 第62-64页 |
4.4 串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回路模型 | 第64-65页 |
4.5 直流侧电压控制 | 第65-66页 |
4.6 PWM脉冲信号产生方式 | 第66-69页 |
4.6.1 滞环比较器的瞬时值比较方式 | 第66-68页 |
4.6.2 三角波比较控制 | 第68-69页 |
4.7 改进PWM逆变器的控制方式 | 第69-72页 |
4.8 交流侧滤波电感的设计 | 第72-74页 |
4.9 滤波器滤波效果验证 | 第74-75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发期间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