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Y2000型600t/d垃圾焚烧炉燃烧优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课题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燃烧控制分析 | 第15-36页 |
2.1 设备简介 | 第15-19页 |
2.2 调整因素分析 | 第19-36页 |
2.2.1 一次风的调整 | 第20-22页 |
2.2.2 炉排底部一次风门 | 第22-23页 |
2.2.3 二次风 | 第23-25页 |
2.2.4 推料器系统 | 第25-29页 |
2.2.5 炉排系统 | 第29-32页 |
2.2.6 炉排层厚调节挡板 | 第32-34页 |
2.2.7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控制 | 第34-35页 |
2.2.8 锅炉排烟温度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优化燃烧调整试验设计 | 第36-42页 |
3.1 调整因素选择分析 | 第36-37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7-39页 |
3.2.1 烟气温度 | 第38页 |
3.2.2 氧量测量 | 第38页 |
3.2.3 飞灰取样 | 第38页 |
3.2.4 炉渣取样 | 第38页 |
3.2.5 运行数据记录 | 第38页 |
3.2.6 大气参数测量 | 第38-39页 |
3.3 计算数据的约定 | 第39-42页 |
3.3.1 垃圾组分及低位发热量 | 第39-40页 |
3.3.2 排渣温度 | 第40页 |
3.3.3 炉渣含碳量 | 第40-41页 |
3.3.4 入炉垃圾含水率 | 第41页 |
3.3.5 烟气停留时间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2-62页 |
4.1 炉渣热灼减率分析 | 第42-43页 |
4.2 炉渣含碳量分析 | 第43-45页 |
4.3 飞灰含碳量分析 | 第45-47页 |
4.4 烟气 NO_X浓度分析 | 第47-49页 |
4.5 烟气 SO_2浓度分析 | 第49-52页 |
4.6 烟气 HCL 浓度分析 | 第52-54页 |
4.7 锅炉效率分析 | 第54-59页 |
4.8 综合分析与验证试验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件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