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压电直线电机的发展历程 | 第9-15页 |
1.2.1 国外压电直线电机的发展历程 | 第9-13页 |
1.2.2 国内压电直线电机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1.2.3 超声直线电机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压电直线电机的分类及其特点 | 第15-17页 |
1.4 压电直线电机的关键技术 | 第17-18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电机振子的结构方案选择 | 第19-34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振子结构型式的选择 | 第19-26页 |
2.2.1 兰杰文振子的特点及压电陶瓷的特性 | 第19-21页 |
2.2.2 振子的结构型式 | 第21-26页 |
2.3 振子各部分参数设计 | 第26-31页 |
2.3.1 振子结构 | 第26-27页 |
2.3.2 V 形振子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27-31页 |
2.4 陶瓷的不同激励方式对振子的影响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电机振子夹持结构方案的研究 | 第34-45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夹持结构方案的选择 | 第34-39页 |
3.2.1 夹持结构初步方案及其分析 | 第35-37页 |
3.2.2 夹持结构改进方案 | 第37-39页 |
3.3 夹持结构对 V 形振子的振动影响 | 第39-44页 |
3.3.1 保持架的强度分析 | 第39-40页 |
3.3.2 预紧弹簧的受迫振动分析 | 第40-42页 |
3.3.3 振子对保持架的振动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运行条件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45-58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激励电压相位差对振子输出的影响 | 第45-48页 |
4.2.1 激励电压相位差对直角驱动端椭圆轨迹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2 激励电压相位差对非直角驱动端椭圆轨迹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预紧力对导轨运行速度的影响 | 第48-54页 |
4.4 预紧力对驱动力的影响 | 第54-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压电直线电机的实验研究及数据分析 | 第58-67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压电直线电机的频响 | 第58-61页 |
5.3 电机运行速度与实验条件的关系 | 第61-63页 |
5.4 电机输出能力与实验条件的关系 | 第63-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