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3页 |
1.1 基底刚度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第13-16页 |
1.1.1 基底刚度对细胞铺展的影响 | 第13页 |
1.1.2 基底刚度对细胞骨架排列的影响 | 第13-14页 |
1.1.3 基底刚度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 第14-15页 |
1.1.4 基底刚度对细胞增值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 BK通道 | 第16-23页 |
1.2.1 BK通道的概述 | 第16页 |
1.2.2 BK通道的结构 | 第16-18页 |
1.2.3 BK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 | 第18-19页 |
1.2.4 BK通道的分布和生理功能 | 第19-20页 |
1.2.5 力敏感BK通道 | 第20-23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3-40页 |
2.1 聚二甲基硅氧烷基底的制备 | 第23-24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3页 |
2.1.2 配制方法 | 第23-24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24-27页 |
2.2.1 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24-26页 |
2.2.2 HEK293细胞的培养 | 第26-27页 |
2.3 细胞转染 | 第27-28页 |
2.3.1 实验质粒 | 第27-28页 |
2.3.2 材料与试剂 | 第28页 |
2.3.3 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2.3.4 转染方法 | 第28页 |
2.4 蛋白质印迹法 | 第28-33页 |
2.4.1 材料与试剂 | 第28-29页 |
2.4.2 溶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2.4.3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2.5 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第33-36页 |
2.5.1 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2.5.2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2.6 细胞骨架染色 | 第36页 |
2.6.1 材料与试剂 | 第36页 |
2.6.2 溶液的配制 | 第36页 |
2.6.3 染色方法 | 第36页 |
2.7 电生理 | 第36-39页 |
2.7.1 材料与试剂 | 第36-37页 |
2.7.2 溶液的配制 | 第37页 |
2.7.3 仪器与设备 | 第37-38页 |
2.7.4 记录方法 | 第38-39页 |
2.8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39-40页 |
第3章 结果 | 第40-58页 |
3.1 不同刚度基底的形态学表征 | 第40页 |
3.2 基底刚度对细胞骨架重排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 基底刚度对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活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 基底刚度对心肌细胞BK通道活性的影响 | 第43-46页 |
3.5 基底刚度对心肌细胞BK通道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第46页 |
3.6 基底刚度对心肌细胞BK通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7 基底刚度对心肌细胞BK通道开放概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3.8 基底刚度对心肌细胞BK通道电压依赖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3.9 基底刚度对心肌细胞BK通道钙依赖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3.10 基底刚度对心肌细胞BK通道 α 亚基STREX的影响 | 第52-55页 |
3.11 基底刚度对HEK293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活性的影响 | 第55-58页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第58-6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0-61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60页 |
5.2 特色与创新 | 第60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