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地基索联板球基础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抗拔类基础简介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抗拔类基础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4 索联板球基础简介 | 第12-13页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6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抗拔类基础抗拔机理研究 | 第15-28页 |
2.1 锚板类基础 | 第15-21页 |
2.1.1 锚板类基础的构造与分类 | 第15-16页 |
2.1.2 锚板类基础常见抗拔破坏模型 | 第16-21页 |
2.2 典型扩底桩类基础 | 第21-23页 |
2.2.1 扩底桩类基础的构造与分类 | 第21-22页 |
2.2.2 扩底桩类基础常见抗拔破坏模型 | 第22-23页 |
2.3 抗拔类基础上拔破坏过程分析 | 第23-24页 |
2.4 抗拔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5 安全性与上拔过程中荷载位移关系讨论 | 第25-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索联板球基础拔抗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第28-55页 |
3.1 索联板球基础与扩底桩基础的类比分析 | 第28-36页 |
3.1.1 索联板球基础的结构形式 | 第28-30页 |
3.1.2 下部球索结构几何形态分析 | 第30-33页 |
3.1.3 索联板球基础抗拔影响因素类比分析 | 第33-36页 |
3.2 索联板球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 | 第36-44页 |
3.3 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合理性验证 | 第44-54页 |
3.3.1 抗拔承载力常用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第44-51页 |
3.3.2 数据对比分析验证 | 第51-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索联板球基础设计研究 | 第55-74页 |
4.1 浅基础上板下压荷载设计 | 第55-68页 |
4.1.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第55-56页 |
4.1.2 地基承载力修正值计算 | 第56-57页 |
4.1.3 轴心与偏心荷载计算 | 第57-59页 |
4.1.4 浅基础上板竖向抗冲切计算 | 第59-60页 |
4.1.5 浅基础上板受剪承载力计算 | 第60-61页 |
4.1.6 浅基础上板倾覆计算 | 第61-63页 |
4.1.7 地基变形计算 | 第63-66页 |
4.1.8 浅基础上板抗滑移计算 | 第66-68页 |
4.2 下部索球基础抗拔荷载设计 | 第68-72页 |
4.2.1 抗拔承载力计算 | 第68-70页 |
4.2.2 基础连接构件承载力计算 | 第70-7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500kV输电塔基础设计 | 第74-83页 |
5.1 上板基础设计 | 第74-80页 |
5.1.1 地基承载力计算 | 第74-76页 |
5.1.2 倾覆计算 | 第76-77页 |
5.1.3 水平抗滑移计算 | 第77页 |
5.1.4 抗冲切计算 | 第77-79页 |
5.1.5 配筋计算 | 第79-80页 |
5.2 下部抗拔基础设计 | 第80-82页 |
5.2.1 索联板球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 | 第80-81页 |
5.2.2 锚索抗拔承载力计算 | 第81页 |
5.2.3 螺栓抗拔承载力计算 | 第81-8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结论 | 第83-84页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