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结构时空演化特征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3页
        1.1.1 经济下行背景下区域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第11页
        1.1.2 黑龙江省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第11-12页
        1.1.3 不同时期、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结构具有差异化第12页
        1.1.4 区域经济结构调控的理论渊源及优化对策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第15-23页
    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第15-19页
        2.1.1 国外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第15-17页
        2.1.2 国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第17-19页
    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第19-21页
        2.2.1 国内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第19-20页
        2.2.2 国内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第20页
        2.2.3 国内区域经济结构时空演化研究第20-21页
    2.3 黑龙江省相关研究综述第21-23页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第23-26页
    3.1 区域经济结构界定第23页
    3.2 区域产业结构第23页
    3.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第23-24页
    3.4 经济结构相关基础理论第24-26页
        3.4.1 配第—克拉克定理第24页
        3.4.2 库兹涅茨法则第24页
        3.4.3 钱纳里世界发展模型第24-25页
        3.4.4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第25-26页
第4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方法第26-31页
    4.1 研究区域概况第26-29页
        4.1.1 研究区域概况第26页
        4.1.2 研究区域单元划分第26-29页
    4.2 研究方法第29-30页
        4.2.1 区位商法第29页
        4.2.2 TOPSIS法第29页
        4.2.3 区域间不平衡测度第29-30页
        4.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第30页
    4.3 数据来源第30-31页
第5章 黑龙江省市域产业结构时空演化第31-49页
    5.1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第31-42页
        5.1.1 东北地区三大产业发展水平变动分析第31-33页
        5.1.2 黑龙江省三大产业发展水平变动分析第33-34页
        5.1.3 黑龙江省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动分析第34-35页
        5.1.4 黑龙江省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分析第35-40页
        5.1.5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5.2 非农产业结构时空演化第42-47页
        5.2.1 非农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分析第42-44页
        5.2.2 工业结构演化第44-46页
        5.2.3 第三产业结构演化第46-47页
    5.3 农业发展格局浅析第47-49页
第6章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时空演化第49-59页
    6.1 县域经济空间结构现状第49-50页
    6.2 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总体评价及差异分析第50-54页
        6.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50-51页
        6.2.2 县域经济总体评价与差异分析第51-53页
        6.2.3 区域间不平衡测度分析第53-54页
    6.3 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时空演化分析第54-59页
        6.3.1 全局时空特征第54-56页
        6.3.2 局部时空特征第56-59页
第7章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路径与对策第59-64页
    7.1 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路径第59-62页
        7.1.1 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路径总体思路第59-60页
        7.1.2 优化内部结构差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第60-61页
        7.1.3 优化区域经济“产业”与“空间”双结构调控第61-62页
    7.2 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对策第62-64页
        7.2.1 加快创新发展,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第62页
        7.2.2 统筹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第62-63页
        7.2.3 全力推进“龙江丝路带”建设,推进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第63-64页
第8章 结论与讨论第64-67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64-65页
    8.2 不足与讨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互补视角下中国与南美资源大国农产品贸易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资源“诅咒效应”与路径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