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超小{001}暴露比卤化氧铋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1.1 光催化概述第15-17页
        1.1.1 光催化发展第15-16页
        1.1.2 光催化基本原理第16-17页
        1.1.3 常见光催化剂第17页
    1.2 卤化氧铋简介第17-18页
        1.2.1 卤化氧铋的光催化性能第17-18页
        1.2.2 卤化氧铋材料的结构第18页
    1.3 卤化氧铋的合成方法第18-25页
        1.3.1 水解(沉淀)法第18-20页
        1.3.2 热处理法第20页
        1.3.3 常规水热、溶剂热法第20-23页
        1.3.4 基于反应性模板的水热、溶剂(离子)热制备第23-24页
        1.3.5 其他新兴的制备方法第24-25页
    1.4 卤化氧铋在各领域的应用第25-26页
        1.4.1 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第25页
        1.4.2 灭活微生物中的应用第25页
        1.4.3 光裂解水中的应用第25页
        1.4.4 在蓄电池中的应用第25页
        1.4.5 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第25-26页
        1.4.6 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第26页
    1.5 卤化氧铋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第26-27页
        1.5.1 金属/卤化氧铋复合第26页
        1.5.2 碳/卤化氧铋复合第26-27页
        1.5.3 半导体/卤化氧铋复合第27页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7-29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测试方法第29-33页
    2.1 实验试剂第29页
    2.2 实验仪器第29-30页
    2.3 表征方法第30-33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30页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第30页
        2.3.3 拉曼光谱法(Raman)第30页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0-31页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1页
        2.3.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第31-32页
        2.3.7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第32-33页
第三章 {001}晶面暴露比对BiOCl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3-41页
    3.1 前言第33页
    3.2 实验过程第33-34页
        3.2.1 BiOCl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33页
        3.2.2 实验过程第33-34页
    3.3 实验结果分析第34-40页
        3.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4-35页
        3.3.2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35-36页
        3.3.3 样品的结构分析第36-37页
        3.3.4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7-38页
        3.3.5 光催化动力学研究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超小{001}面BiOCl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第41-51页
    4.1 前言第41页
    4.2 实验过程第41-42页
        4.2.1 BiOCl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41-42页
        4.2.2 实验过程第42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42-49页
        4.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2-43页
        4.3.2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43-44页
        4.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44-45页
        4.3.4 拉曼光谱分析第45页
        4.3.5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5-46页
        4.3.6 光催化动力学研究第46-49页
        4.3.7 光催化机理第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低{001}面暴露比的BiOCl/Br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1-62页
    5.1 前言第51-52页
    5.2 实验过程第52页
        5.2.1 BiOCl和BiOB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52页
        5.2.2 BiOCl/Br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52页
        5.2.3 光催化实验过程第52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52-60页
        5.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52-53页
        5.3.2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53-54页
        5.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54-55页
        5.3.4 光学性质的研究第55-56页
        5.3.5 光催化动力学研究第56-59页
        5.3.6 光催化机理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低{001}面暴露比的BiOCl/I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62-72页
    6.1 前言第62-63页
    6.2 实验过程第63页
        6.2.1 BiOCl和BiOI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63页
        6.2.2 BiOCl/I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63页
        6.2.3 光催化实验过程第63页
    6.3 实验结果分析第63-71页
        6.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63-64页
        6.3.2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64-65页
        6.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65-66页
        6.3.4 光学性质的研究第66-67页
        6.3.5 光催化动力学研究第67-70页
        6.3.6 光催化机理第70-71页
    6.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七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3页
致谢第83-8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三氧化钼层状材料的染料吸附及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