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 1.2 钠离子电池简介 | 第14-17页 |
| 1.2.1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 第14-15页 |
| 1.2.2 钠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 | 第15页 |
| 1.2.3 钠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 1.2.4 钠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6-17页 |
| 1.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 1.3.1 层状氧化物型结构的正极材料 | 第18-19页 |
| 1.3.2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 | 第19-20页 |
| 1.3.3 NaVPO_4F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 1.4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 1.4.1 Na_2Ti_3O_7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 1.4.2 Na_2Ti_6O_(13)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与表征方法 | 第27-33页 |
| 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27-28页 |
| 2.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8页 |
| 2.3 材料表征 | 第28-29页 |
| 2.3.1 X射线衍射 | 第28页 |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8-29页 |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29页 |
| 2.3.4 原子吸收光谱 | 第29页 |
| 2.3.5 原子发射光谱 | 第29页 |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9-33页 |
| 2.4.1 电池的组装 | 第29-30页 |
| 2.4.2 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NaVPO_4F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3-45页 |
| 3.1 引言 | 第33页 |
| 3.2 实验 | 第33-36页 |
| 3.2.1 材料的制备 | 第33-34页 |
| 3.2.2 结构、形貌和价态表征 | 第34页 |
| 3.2.3 三价钒、四价钒和五价钒的滴定 | 第34-35页 |
| 3.2.4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5-36页 |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36-43页 |
| 3.3.1 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36-38页 |
| 3.3.2 XPS和滴定分析 | 第38-40页 |
| 3.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0-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钠的研究 | 第45-53页 |
| 4.1 引言 | 第45页 |
| 4.2 实验 | 第45-47页 |
| 4.2.1 材料的制备 | 第45页 |
| 4.2.2 结构表征 | 第45-46页 |
| 4.2.3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6-47页 |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47-51页 |
| 4.3.1 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47-48页 |
| 4.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8-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Na_2Ti_6O_(13)的液相法合成及改性研究 | 第53-61页 |
| 5.1 引言 | 第53页 |
| 5.2 实验 | 第53-55页 |
| 5.2.1 材料的制备 | 第53-54页 |
| 5.2.2 结构表征 | 第54页 |
| 5.2.3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4-55页 |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55-60页 |
| 5.3.1 结构分析 | 第55-56页 |
| 5.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6-6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复相钛酸钠的水解结晶法合成和性能研究 | 第61-71页 |
| 6.1 引言 | 第61页 |
| 6.2 实验 | 第61-63页 |
| 6.2.1 样品的制备 | 第61-62页 |
| 6.2.2 结构、形貌和元素含量表征 | 第62页 |
| 6.2.3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2-63页 |
| 6.3 结果和讨论 | 第63-69页 |
| 6.3.1 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63-65页 |
| 6.3.2 元素含量分析 | 第65-66页 |
| 6.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6-69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5页 |
| 7.1 结论 | 第71-73页 |
| 7.2 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附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