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精准扶贫进程中的能力建设及其政策研究--基于甘肃省的实地调研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页
    1.2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第10-12页
        1.2.1 研究思路第10-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1.3.1 创新第12页
        1.3.2 不足第12-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19页
    2.1 扶贫开发研究综述第13-16页
        2.1.1 国外文献第13页
        2.1.2 国内文献第13-16页
    2.2 能力建设研究综述第16-19页
        2.2.1 国外文献第16-17页
        2.2.2 国内文献第17-19页
第三章 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演变第19-25页
    3.1 甘肃省扶贫政策的演变第19-23页
        3.1.1 扶贫开发的发轫(1978年-1985年)第19-20页
        3.1.2 区域性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986年-1993年)第20-21页
        3.1.3“四七”扶贫(1994年-2000年)第21页
        3.1.4“整村推进”集中扶贫(2001年-2012年)第21-22页
        3.1.5 精准扶贫(2013年-)第22-23页
    3.2 甘肃省扶贫政策演变的特点第23-25页
        3.2.1 扶贫政策瞄准范围的变化第23-24页
        3.2.2 扶贫政策侧重点的改变第24页
        3.2.3 扶贫开发模式的转变第24页
        3.2.4 扶贫政策目标的变化第24-25页
第四章 甘肃省农村贫困的本质:能力性贫困第25-34页
    4.1 甘肃省扶贫开发的困境第25-28页
        4.1.1 绝对贫困人数下降但相对贫困人口数量上升第25-27页
        4.1.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插花式贫困现象并存第27页
        4.1.3 致贫原因多样化、返贫现象突出第27-28页
    4.2 甘肃省农村贫困本质上是能力性贫困第28-34页
        4.2.1 贫困的定义第28-29页
        4.2.2 能力性贫困及其表现第29-34页
第五章 不同阶层农户发展能力的分析:阶层视角第34-47页
    5.1 样本简介第34-35页
    5.2 不同收入阶层农户发展能力的比较分析第35-42页
        5.2.1 认知能力第35-36页
        5.2.2 风险防范能力第36-37页
        5.2.3 资源整合能力第37-39页
        5.2.4 技术利用能力第39-40页
        5.2.5 要素流动能力第40-41页
        5.2.6 社会参与能力第41-42页
    5.3 不同收入阶层农户发展能力的综合分析第42-47页
        5.3.1 指标选择第43-44页
        5.3.2 模型构建第44-45页
        5.3.3 基本结论第45-47页
第六章 甘肃省精准扶贫政策:能力导向第47-53页
    6.1 加大全省农村教育投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第47页
        6.1.1 改变贫困农户思想观念第47页
        6.1.2 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第47页
    6.2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户生命健康权第47-48页
        6.2.1 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条件第48页
        6.2.2 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第48页
    6.3 加快劳动力转移,提升农村要素流动能力第48-49页
        6.3.1 妥善处理土地与外出劳动力之间的关系第48-49页
        6.3.2 加快劳动力流动的步伐第49页
    6.4 提升贫困家庭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第49-51页
        6.4.1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第49-50页
        6.4.2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投入第50页
        6.4.3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第50-51页
    6.5 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升贫困家庭的信息利用能力第51-53页
        6.5.1 全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第51页
        6.5.2 扶持农业信息化的新因素和新业态第51页
        6.5.3 探索卓有成效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陇南市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下贫困地区农户土地流转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