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22页 |
一、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二、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机制 | 第12-14页 |
三、RNA干扰技术与siRNA体内递送 | 第14-16页 |
四、低密度脂蛋白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五、pH/还原双敏感性材料的研究基础 | 第17-19页 |
六、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与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七、LDL介导pH/还原双敏感性胶束共转运基因与药物的设计思路 | 第19-22页 |
第一章 LDL偶联N-琥珀酰壳聚糖-胱胺-咪唑丙烯酸载药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 第22-40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一、试药 | 第22页 |
二、仪器 | 第22-23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23-38页 |
一、NSC-SS-UA的制备、表征与性质分析 | 第23-28页 |
二、Chol-siRNA/LDL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考察 | 第28-31页 |
三、LDL修饰的载药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 第31-38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二章 聚合物载药胶束的体外安全性及细胞摄取特性研究 | 第40-48页 |
材料 | 第40页 |
一、试药 | 第40页 |
二、仪器 | 第40页 |
三、细胞 | 第40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0-47页 |
一、胶束体外安全性及细胞毒性考察 | 第40-44页 |
二、细胞摄取性质考察 | 第44-47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基因与药物共转运胶束的体外安全性及细胞摄取特性研究 | 第48-59页 |
材料 | 第48-49页 |
一、试药 | 第48页 |
二、仪器 | 第48页 |
三、细胞 | 第48-49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9-57页 |
一、共转运胶束对乳腺癌耐药细胞的细胞毒性 | 第49-50页 |
二、吖啶橙荧光染料检测胶束对溶酶体膜通透性影响 | 第50-51页 |
三、共转运胶束的细胞摄取及胞内分布性质考察 | 第51-57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共转运胶束递送siRNA沉默靶基因的体外研究 | 第59-65页 |
材料 | 第59页 |
一、试药 | 第59页 |
二、仪器 | 第59页 |
三、细胞 | 第59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59-64页 |
一、RT-PCR检测细胞内BCRP mRNA的表达 | 第59-62页 |
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CRP的表达 | 第62-64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基因与药物共转运胶束的体内靶向性及抑瘤效果研究 | 第65-70页 |
材料 | 第65页 |
一、试药 | 第65页 |
二、仪器 | 第65页 |
三、细胞与动物 | 第65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65-69页 |
一、载体胶束的体内靶向性研究 | 第65-67页 |
二、共转运胶束的抑瘤效果研究 | 第67-69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69-70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 | 第80-8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