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排灌工程论文--排灌机械与设备论文

两种材质渗水器负压渗水性能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表第15-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4页
    1.1 背景与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2页
        1.2.1 负压灌溉原理第17页
        1.2.2 负压灌溉的系统设备第17页
        1.2.3 负压灌溉对作物水肥吸收及生理的影响第17-18页
        1.2.4 负压灌溉下的土壤入渗特性第18-19页
        1.2.5 负压渗水材料和渗水器第19-22页
    1.3 研究契机第22-23页
    1.4 研究目标第23页
    1.5 研究内容第23页
    1.6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2.1 负压渗水器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第24页
        2.1.1 试剂及仪器第24页
        2.1.2 渗水器制备第24页
    2.2 测试与表征第24-25页
    2.3 试验方案与计划第25-28页
        2.3.1 室内负压入渗模拟试验第25-26页
        2.3.2 土壤中渗水器性能变化试验第26页
        2.3.3 两种材质渗水器下的盆栽试验第26-27页
        2.3.4 PVFM渗水器的改性试验第27-28页
    2.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8-29页
第三章 室内土柱模拟试验下两种负压渗水器的入渗特性分析第29-42页
    3.1 试验设计第29-30页
        3.1.1 不同层次黑钙土的负压入渗模拟试验第29-30页
        3.1.2 不同质地土壤的负压入渗模拟试验第3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0-39页
        3.2.1 不同层次黑钙土的负压入渗模拟试验第30-37页
        3.2.2 不同质地土壤的负压入渗模拟试验第37-39页
    3.3 讨论第39-40页
    3.4 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渗水器埋深及埋藏时间对两种材质渗水器性能的影响第42-50页
    4.1 试验设计第4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4.2.1 土壤中负压渗水器发泡点的变化情况第42-43页
        4.2.2 土壤中负压渗水器饱和导水率的变化情况第43-44页
        4.2.3 土壤中负压渗水器吸水倍率及回弹性能的变化情况第44-46页
        4.2.4 土壤中负压渗水器表观变化情况第46-47页
    4.3 讨论第47-48页
    4.4 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两种材质渗水器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第50-58页
    5.1 试验设计第50-51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1-56页
        5.2.1 不同处理下菠菜生育期累积灌水量的变化第51页
        5.2.2 不同处理下菠菜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第51-52页
        5.2.3 不同处理对菠菜农艺性状的影响第52-54页
        5.2.4 不同处理对菠菜产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第54-55页
        5.2.5 不同处理对菠菜养分吸收的影响第55-56页
    5.3 讨论第56-57页
    5.4 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PVFM负压渗水材料的改性与性能分析第58-66页
    6.1 试验设计第58-59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59-64页
        6.2.1 改性剂对PVFM渗水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6.2.2 改性剂对PVFM发泡点的影响第60-61页
        6.2.3 改性剂对PVFM密度、真密度的影响第61页
        6.2.4 改性剂对PVFM吸水率的影响第61-62页
        6.2.5 改性剂对PVFM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6.2.6 改性剂对PVFM微观形貌的影响第63-64页
    6.3 讨论第64-65页
    6.4 小结第65-66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第66-68页
    7.1 主要结论第66页
    7.2 创新点第66-67页
    7.3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附录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作者简历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菜基质块苗力学特性研究与移送机构设计
下一篇:变浓度条件下点源入渗水氮运移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