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认识方法的革新 | 第10-15页 |
(一) “跳出圈子想问题” | 第10-11页 |
(二) 法人本质理论的现代性突破 | 第11-15页 |
二、单位犯罪的定义问题 | 第15-21页 |
(一) 现行刑法中单位犯罪的定义及缺陷 | 第15页 |
(二) 定义问题上的理论争鸣 | 第15-17页 |
(三) 纷争观点的评价及思考 | 第17-21页 |
三、单位犯罪的犯罪构成问题重探 | 第21-41页 |
(一) 单位犯罪客体要件--表面广泛化与实际限定化 | 第21-23页 |
(1) 刑法典中单位犯罪客体特点呈现 | 第21页 |
(2) 立法限定单位犯罪客体原因解读 | 第21-23页 |
(二) 单位犯罪客观要件--如何认定之探讨 | 第23-26页 |
(1) 界定单位犯罪行为各观点介绍及评析 | 第23-25页 |
(2) 单位犯罪行为认定原则 | 第25-26页 |
(三) 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唯一主体的再认识 | 第26-34页 |
(1) 在单双主体之争外再认识单位主体的唯一性 | 第27-29页 |
(2) 主体资格认定的新方法:原则指导具体 | 第29-31页 |
(3) 单位法罪主体具体化中模糊认识的澄清 | 第31-34页 |
(四) 单位犯罪的主观要件--单位独立罪过立体分析 | 第34-41页 |
(1) “单位有罪过”新解 | 第34-36页 |
(2) 单位罪过表现形式:故意过失并存及理由说明 | 第36-38页 |
(3) 现代性单位的罪过内容及形成 | 第38-41页 |
四、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新探 | 第41-47页 |
(一) 单位刑事责任理论学说对比: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及我国 | 第41-43页 |
(二) 单位刑事责任的承担依据及实现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辞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