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页 |
1.2 LDPC 在国内外发展情况 | 第9-10页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2章 LDPC 码概述 | 第12-17页 |
2.1 线性分组码分类 | 第12页 |
2.2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码) | 第12-15页 |
2.2.1 LDPC 码的定义 | 第12-13页 |
2.2.2 LDPC 码的优势 | 第13页 |
2.2.3 LDPC 规则码和 LDPC 不规则码 | 第13-1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3章 LDPC 的编码方法 | 第17-24页 |
3.1 LDPC 码的标准编码方法 | 第17页 |
3.2 LU 分解编码算法 | 第17-19页 |
3.3 部分迭代编码算法 | 第19-21页 |
3.4 另一种部分迭代算法 | 第21-2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LDPC 码校验矩阵的构造 | 第24-32页 |
4.1 构造校验矩阵 | 第24-29页 |
4.1.1 不规则 QC 码矩阵的构造 | 第26页 |
4.1.2 不规则 QC 码的一般形式 | 第26-27页 |
4.1.3 单位阵循环右移的性质 | 第27页 |
4.1.4 QC 码的四环检验 | 第27-29页 |
4.2 不规则 QC 码校验矩阵的设计 | 第29-3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5章 LDPC 的译码算法 | 第32-42页 |
5.1 BP 算法原理 | 第32-34页 |
5.2 BP 迭代译码算法步骤 | 第34-4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QC-LDPC 码的性能分析 | 第42-48页 |
6.1 参数对误码率影响 | 第42-45页 |
6.2 参数固定时,不同码长对误码率对比 | 第45-4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