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中生界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选题的依据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存在问题 | 第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7页 |
·主要进展及认识 | 第17-19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24页 |
·区域构造格局 | 第19-21页 |
·地层分布特征 | 第21-24页 |
第3章 镇泾区块中生界油气成藏基本条件分析 | 第24-53页 |
·烃源岩特征 | 第24-28页 |
·有机质丰度 | 第24-25页 |
·有机质类型 | 第25-27页 |
·有机质成熟度 | 第27页 |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 第27-28页 |
·沉积特征 | 第28-35页 |
·砂体展布特征 | 第35-41页 |
·储层特征 | 第41-51页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41-42页 |
·储层成岩作用 | 第42-44页 |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 第44-45页 |
·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 第45-46页 |
·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 第46-51页 |
·圈闭特征 | 第51-53页 |
第4章 镇泾区块典型油藏解剖 | 第53-58页 |
·代家坪地区油藏特征 | 第53-55页 |
·川口及何家平地区油藏特征 | 第55-56页 |
·临区油藏对比 | 第56-58页 |
第5章 镇泾区块中生界过剩压力特征 | 第58-70页 |
·利用压实曲线研究过剩压力 | 第58-59页 |
·泥岩压实特征 | 第59-63页 |
·过剩压力平面分布特征 | 第63-65页 |
·过剩压力结构特征 | 第65-66页 |
·过剩压力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 第66-70页 |
·代家坪地区过剩压力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 第66-67页 |
·川口地区过剩压力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 第67-69页 |
·何家坪地区过剩压力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 第69-70页 |
第6章 镇泾区块中生界油气成藏规律 | 第70-87页 |
·镇泾地区长8 成藏期次分析 | 第70-71页 |
·镇泾地区油气二次运移动力研究 | 第71-74页 |
·浮力 | 第71-72页 |
·异常压力 | 第72-73页 |
·驱动机理及其转换 | 第73-74页 |
·镇泾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因素分析 | 第74-82页 |
·构造与成藏的关系 | 第75-77页 |
·烃源岩条件与成藏的关系 | 第77-78页 |
·沉积微相与成藏的关系 | 第78-81页 |
·储层特征与成藏的关系 | 第81-82页 |
·镇泾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及成藏模式 | 第82-85页 |
·镇泾地区中生界油气有利区带评价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