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三)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分析 | 第14页 |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探究 | 第16-28页 |
(一)国际经济秩序 | 第16-19页 |
1.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2.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涵 | 第17-19页 |
3. 中国对于国际经济新秩序概念的提出 | 第19页 |
(二)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理论支撑 | 第19-23页 |
1. 国家主义理论及其特点 | 第19-21页 |
2. 相互依存理论 | 第21-23页 |
(三)当前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不同模式 | 第23-25页 |
1.“地球村”模式 | 第24页 |
2.“三大经济区”模式 | 第24-25页 |
3. 多极均势模式 | 第25页 |
(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1. 国际机制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影响 | 第25-26页 |
2. 新兴经济体经济快速发展 | 第26页 |
3. 国际环境 | 第26-28页 |
二、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具体实践——亚投行 | 第28-34页 |
(一)亚投行的产生及其背景 | 第28-30页 |
1. 亚投行的产生 | 第28-29页 |
2. 亚投行产生的背景 | 第29-30页 |
(二)亚投行的功能 | 第30-34页 |
1. 为亚洲地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供资金支持 | 第31-32页 |
2. 增强中国与亚洲各国之间的经贸依存度 | 第32页 |
3. 提高中国与亚洲各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 第32-34页 |
三、基于亚投行背景下中国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战略构想 | 第34-41页 |
(一)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34-37页 |
1. 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2. 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6-37页 |
(二)亚投行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途径 | 第37-41页 |
1. 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以加强中国话语权 | 第37-38页 |
2.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 第38页 |
3. 建立亚投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打破美元霸权地位 | 第38-39页 |
4. 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 第39-41页 |
四、亚投行对于中国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 | 第41-47页 |
(一)亚投行对于中国参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现实作用 | 第41-44页 |
1. 补充完善现行国际融资体系 | 第41-42页 |
2. 促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第42页 |
3. 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 | 第42-43页 |
4. 构建更加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 | 第43-44页 |
(二)亚投行对于中国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战略意义 | 第44-47页 |
1.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增强人民币国际定价权 | 第44页 |
2. 增强中国在亚洲自由贸易建设中的主导权 | 第44-45页 |
3. 助力“一带一路”战略补充其他金融组织 | 第45页 |
4. 构筑中国国际地位的国际认同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