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低温液氨压力管道的使用现状 | 第11页 |
1.3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 常用管道检测方法的适用性与特点 | 第14-16页 |
1.5 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红外热像仪检测原理及测量公式 | 第18-28页 |
2.1 红外热像仪检测原理 | 第18-25页 |
2.1.1 电磁波谱 | 第18-19页 |
2.1.2 黑体辐射 | 第19-22页 |
2.1.3 非黑体辐射源 | 第22-24页 |
2.1.4 红外线半透明材料 | 第24-25页 |
2.2 测量公式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低温液氨压力管道微泄漏机制 | 第28-34页 |
3.1 低温液氨压力管道微泄漏原理 | 第28-29页 |
3.1.1 腐蚀 | 第28页 |
3.1.2 磨损 | 第28页 |
3.1.3 振动 | 第28-29页 |
3.1.4 应力集中 | 第29页 |
3.1.5 冲蚀 | 第29页 |
3.2 低温液氨压力管道微泄漏位置 | 第29-34页 |
3.2.1 焊接处 | 第29-31页 |
3.2.2 弯头处 | 第31页 |
3.2.3 阀门处 | 第31-32页 |
3.2.4 法兰连接处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液氨低温压力管道的热成像检测方法及方案的设计 | 第34-40页 |
4.1 检测思路 | 第34-35页 |
4.2 检测仪器 | 第35-36页 |
4.3 检测方法 | 第36-37页 |
4.4 重点检测区域分析 | 第37-38页 |
4.5 检测结果记录的设计 | 第38-40页 |
4.5.1 现场检查记录 | 第38-39页 |
4.5.2 信息整理记录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液氨低温压力管道泄漏隐患点的识别 | 第40-69页 |
5.1 分析思路 | 第40-41页 |
5.2 红外成像仪检测现象归纳 | 第41-45页 |
5.2.1 未存在温度异常区域现象 | 第41-42页 |
5.2.2 存在温度异常区域现象 | 第42-45页 |
5.3 低温液氨压力管道微泄漏现象识别 | 第45-69页 |
5.3.1 液氨压力管道保冷层厚度计算及分析 | 第45-50页 |
5.3.2 泄漏隐患点的热传导验证 | 第50-58页 |
5.3.3 泄漏隐患点成霜机理分析 | 第58-66页 |
5.3.4 未泄漏点温度异常及结霜分析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