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奶牛乳腺简介 | 第10页 |
1.1.1 乳腺发育的周期性 | 第10页 |
1.1.2 奶牛乳腺的特点 | 第10页 |
1.2 乳蛋白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1.2.1 乳蛋白的合成 | 第10-11页 |
1.2.2 乳蛋白的组成成分 | 第11页 |
1.2.3 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因素 | 第11页 |
1.3 小G蛋白Ran的生物学功能及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1 小G蛋白Ran的简介 | 第11-12页 |
1.3.2 小G蛋白Ran的核浆转运 | 第12页 |
1.3.3 小G蛋白Ran的应用 | 第12-13页 |
1.4 氨酰tRNA合成酶的简介 | 第13-14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5.1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1.5.2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15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5-27页 |
2.4.1 奶牛乳腺组织总RNA提取及纯化 | 第15-17页 |
2.4.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 第17-19页 |
2.4.3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Ran的转染 | 第19页 |
2.4.4 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检测 | 第19页 |
2.4.5 真核表达载体Pex7Ran的构建 | 第19-25页 |
2.4.6 重组质粒载体转染DCMECs | 第25页 |
2.4.7 细胞共转染 | 第25页 |
2.4.8 激光共聚焦分析Ran与GlyRS互作蛋白的共定位 | 第25-26页 |
2.4.9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3.1 PEX7Ran(T-A)克隆 | 第27-29页 |
3.1.1 总RNA提取 | 第27页 |
3.1.2 RT-PCR | 第27-28页 |
3.1.3 酶切鉴定 | 第28-29页 |
3.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纯化和鉴定 | 第29-31页 |
3.2.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纯化 | 第29-30页 |
3.2.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角蛋白18和酪蛋白鉴定结果 | 第30-31页 |
3.3 WB检测添加蛋氨酸过表达Ran后分泌GlyRS能力的变化 | 第31-32页 |
3.4 CASY细胞活力分析仪检测细胞数和细胞活力 | 第32页 |
3.5 激光共聚焦共定位分析GlyRS与Ran的共定位 | 第32-33页 |
3.6 激光能量共振转移验证Ran与GlyRS的相互作用 | 第33-35页 |
3.7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6-39页 |
4.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纯化 | 第36页 |
4.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鉴定 | 第36-37页 |
4.3 奶牛乳腺组织总RNA的提取及纯化 | 第37页 |
4.4 真核表达载体PEX7Ran的构建 | 第37页 |
4.5 Ra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7-38页 |
4.6 GlyRS与Ran的相互作用 | 第38页 |
4.7 荧光能量共振转移分析Ran与GlyRS的相互作用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