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1.1 我国现阶段公路隧道火灾研究概况 | 第8页 |
1.1.2 长大隧道火灾的特点 | 第8-9页 |
1.1.3 隧道火灾时通风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隧道火灾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隧道火灾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隧道火灾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存在的缺陷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公路隧道火灾通风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 第13-24页 |
2.1 计算流体动力学综述 | 第13-14页 |
2.1.1 计算流体动力学 | 第13页 |
2.1.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步骤 | 第13-14页 |
2.2 流体与流动的基本特性 | 第14-16页 |
2.2.1 理想流体与粘性流体 | 第14-15页 |
2.2.2 可压流体与不可压流体 | 第15页 |
2.2.3 层流与湍流 | 第15-16页 |
2.3 公路隧道火灾纵向式射流通风理论 | 第16-19页 |
2.4 隧道火灾 CFD 研究 | 第19-23页 |
2.4.1 CFD 的求解过程 | 第19-20页 |
2.4.2 控制方程 | 第20-21页 |
2.4.3 边界条件 | 第21-22页 |
2.4.4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第22页 |
2.4.5 建立离散方程的方法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公路隧道火灾场模型的建立 | 第24-31页 |
3.1 隧道模型 | 第24-26页 |
3.2 火源的设定 | 第26-27页 |
3.2.1 火灾的规模 | 第26页 |
3.2.2 火源模型 | 第26-27页 |
3.3 隧道火灾模拟条件 | 第27-29页 |
3.3.1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27-28页 |
3.3.2 模拟时间步长的选择 | 第28-29页 |
3.3.3 网格的选择 | 第29页 |
3.4 临界风速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公路隧道火灾模拟分析 | 第31-54页 |
4.1 隧道临界风速的确定 | 第31-33页 |
4.2 火灾产生的烟雾扩散随时间变化模拟结果 | 第33-46页 |
4.2.1 自然状态下烟流蔓延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4.2.2 2m/s 风速时烟雾扩散结果与时间关系图 | 第36-40页 |
4.2.3 2.5m/s 的风速隧道内的烟流扩散与时间的关系 | 第40-43页 |
4.2.4 临界风速时烟雾扩散情况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 第43-46页 |
4.3 火灾中 CO 浓度分布情况 | 第46-48页 |
4.3.1 自然风状态下火源点上有 CO 浓度随时间变化 | 第46页 |
4.3.2 机械通风不同风速下各断面 CO 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 第46-48页 |
4.4 不同风速下温度蔓延瞬态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4.4.1 风速与温度的关系 | 第48-50页 |
4.4.2 离火源点距离和温度的关系 | 第50-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隧道火灾时通风的控制研究 | 第54-66页 |
5.1 隧道火灾时通风控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 第54-55页 |
5.1.1 隧道内烟流的影响 | 第54-55页 |
5.1.2 火灾时隧道内的温度影响 | 第55页 |
5.2 隧道火灾时的通风控制方案 | 第55-60页 |
5.2.1 危害人员逃生的携带热能的有毒烟流 | 第55-59页 |
5.2.2 火灾时通风排烟的组织原则 | 第59-60页 |
5.3 隧道火灾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 | 第60-65页 |
5.3.1 模拟条件 | 第60页 |
5.3.2 模拟工况 | 第60-61页 |
5.3.3 模拟得到的结果 | 第61-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