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信息不对称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其监管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思路第10页
    1.3 研究的主要结构及流程图第10-11页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1-12页
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分析第12-21页
    2.1 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依据第12-15页
        2.1.1 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学理论第12-13页
        2.1.2 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法理基础第13-15页
    2.2 信息披露制度需要以诚信为基础的理论分析第15-16页
    2.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6-21页
3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必要性及不规范性第21-30页
    3.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第21-24页
    3.2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第24-30页
        3.2.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标准和要求第24-25页
        3.2.2 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第25-30页
4 信息不对称下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第30-39页
    4.1 信息披露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根源--信息不对称分析第30-32页
        4.1.1 中国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表现第30-31页
        4.1.2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形式第31-32页
    4.2 证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下信息披露逆向选择根源第32-36页
        4.2.1 引起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客观原因第32-34页
        4.2.2 信息不对称下信息披露逆向选择根源第34-36页
    4.3 中国证券市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下的”柠檬”市场第36-39页
        4.3.1 中国证券市场的柠檬化第36-38页
        4.3.2 中国证券市场上柠檬化的极端第38-39页
5 信息不对称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风险防范的博弈分析第39-47页
    5.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道德风险的防范----监督博弈第39-41页
    5.2 运用声誉模型建立激励机制防止信息披露的逆向选择风险第41-43页
    5.3 从经济理性与预期效益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声誉第43-47页
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对策研究第47-55页
    6.1 我国证券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第47-51页
    6.2 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声誉的品牌效应第51-53页
    6.3 建立代理人市场声誉评估机制,鼓励自愿披露第53-54页
    6.4 增加上市公司不规范信息披露的成本第54-55页
7 结论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及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大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