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快速城市化条件下西安市城市化质量评价及改善策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研究缘起第12-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2 研究目的第15页
        1.1.3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 研究综述第17-24页
        1.2.1 关于城市化的研究第17-21页
        1.2.2 关于城市化质量的研究第21-24页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24-27页
        1.3.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3.2 技术路线第25页
        1.3.3 篇章结构第25-26页
        1.3.4 论文框架第26-27页
    1.4 小结第27-2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案例引介第28-37页
    2.1 理论基础第28-31页
        2.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8页
        2.1.2 区位理论第28页
        2.1.3 增长极理论第28-29页
        2.1.4 非均衡增长论第29页
        2.1.5 聚集经济理论第29页
        2.1.6 人口迁移理论第29-30页
        2.1.7 共生理论第30页
        2.1.8 就业结构转换理论第30-31页
    2.2 发展质量评价相关体系引介第31-36页
    2.3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西安市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第37-56页
    3.1 构建西安市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第37-39页
        3.1.1 构建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是把握城市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第37页
        3.1.2 构建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持第37-38页
        3.1.3 构建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资料第38页
        3.1.4 建立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需要第38-39页
    3.2 构建西安市城市化质量评级体系的原则第39-41页
        3.2.1 导向性原则第39页
        3.2.2 前瞻性原则第39页
        3.2.3 人本原则第39-40页
        3.2.4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0页
        3.2.5 系统性原则第40页
        3.2.6 开放性原则第40-41页
        3.2.7 层次性原则第41页
        3.2.8 可操作性原则第41页
    3.3 西安市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第41-55页
        3.3.1 搭建框架第41-42页
        3.3.2 选取指标第42-47页
        3.3.3 确定标准第47页
        3.3.4 计算权重第47-54页
        3.3.5 汇总得分第54-55页
    3.4 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西安市城市化质量评价第56-75页
    4.1 西安市市情概况第56页
    4.2 西安市城市化质量评价结果第56-61页
    4.3 西安市城市化质量评价分析第61-74页
        4.3.1 整体评价第61-62页
        4.3.2 城市基础实力第62-66页
        4.3.3 城市化发展协调性第66-71页
        4.3.4 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第71-74页
    4.4 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化质量的改善策略第75-91页
    5.1 重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提高西安居民生活质量第75-80页
        5.1.1 转变传统发展观 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第75-76页
        5.1.2 关注低收入人群 加快半城市化人口的转化第76-78页
        5.1.3 改善设施和环境 响应号召建设“美丽西安”第78-80页
    5.2 加快构建大西安 增强区域整体实力第80-81页
        5.2.1 建设大西安是西部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主观要求第80-81页
        5.2.2 西安国际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为构建大西安的提供指导第81页
    5.3 借鉴经验吸取教训 促进西安城市化健康发展第81-90页
        5.3.1 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及经验教训第81-84页
        5.3.2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及经验教训第84-87页
        5.3.3 巴西的城市化进程及经验教训第87-90页
    5.4 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结语第91-94页
    6.1 结论和展望第91-93页
        6.1.1 结论第91-92页
        6.1.2 展望第92-93页
    6.2 创新与不足第93-94页
        6.2.1 创新第93页
        6.2.2 不足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辅助生殖技术后多胎妊娠减灭术对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
下一篇: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