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银行破产概述 | 第12-21页 |
一、银行破产的涵义 | 第12-13页 |
二、银行破产的特殊性分析 | 第13-16页 |
(一) 银行业本身的特殊性 | 第13-14页 |
(二) 银行破产的高度敏感性和传染性 | 第14-15页 |
(三) 银行破产对金融安全的高度危害性 | 第15-16页 |
三、监管机构介入银行破产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 法律不完备理论 | 第16-17页 |
(二)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 | 第17页 |
(三) 监管型政府兴起的理论 | 第17-18页 |
四、管理银行破产的组织机构 | 第18-21页 |
(一) 法院 | 第18-19页 |
(二) 银行监管机构 | 第19-20页 |
(三) 存款保险机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银行破产立法模式和管理模式的选择 | 第21-24页 |
一、我国现行银行破产的立法模式选择——兼对《企业破产法》第134 条的反思 | 第21-22页 |
二、我国现行银行破产的管理模式选择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银行破产中的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 | 第24-28页 |
一、行政权与司法权冲突的实证考察 | 第24-26页 |
(一) 域外案例研究 | 第24-25页 |
(二) 国内案例研究 | 第25-26页 |
(三) 案例分析的启示 | 第26页 |
二、我国银行破产中行政权与司法权产生冲突的原因 | 第26-28页 |
(一) 行政权与司法权所代表的价值目标不同 | 第26-27页 |
(二) 混合型银行破产管理模式的内在属性及当前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缺失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域外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第28-37页 |
一、域外银行破产法律制度考察 | 第28-35页 |
(一) 瑞士——混合立法下的监管型破产 | 第28-30页 |
(二) 法国——混合立法下的混合管理型破产 | 第30-31页 |
(三) 美国——适用专门破产法的监管型破产 | 第31-32页 |
(四) 英国——适用普通破产法的司法型破产 | 第32-33页 |
(五) 保加利亚——适用专门银行破产法的司法型破产 | 第33-35页 |
二、域外银行破产法制中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解决机制比较研究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我国银行破产中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之解决 | 第37-47页 |
一、解决我国银行破产中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原则 | 第37-38页 |
(一) 行政权适当参与原则 | 第37页 |
(二) 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工与协作原则 | 第37-38页 |
(三) 优先保证金融安全、社会稳定原则 | 第38页 |
二、解决我国银行破产中行政权与司法权冲突的总体思路 | 第38-40页 |
三、解决我国银行破产中行政权与司法权冲突的具体制度安排 | 第40-47页 |
(一) 未来我国《银行破产法》的基本构建思路 | 第40-41页 |
(二)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在银行破产具体制度中的解决 | 第41-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