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精神损害赔偿概述第10-14页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及其功能第10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第10-11页
 三、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及其意义第11-14页
  (一)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第11-12页
  (二)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重大意义第12-14页
第二章 我国有关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规定及其评述第14-19页
 一、我国立法关于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第14-15页
 二、关于我国相关立法规定的评述第15-17页
  (一)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越权之嫌第15页
  (二) 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致使通过不同的诉讼程序可能产生不同的裁判结果第15页
  (三) 重打击轻保护,不利于对被害人的保护第15页
  (四) 强化了刑事责任替代民事责任的错误观念第15-16页
  (五) 诱发了诸多司法实践问题第16-17页
 三、我国理论界反对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观点及其评述第17-19页
第三章 我国确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19-24页
 一、确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第19-22页
 二、确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可行性第22-24页
  (一) 理论上的可行性第22页
  (二) 司法实践上可行性分析第22-24页
第四章 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与完善第24-34页
 一、确立刑事精神赔偿的依据第24-27页
  (一) 法律依据第24-25页
  (二) 理论依据第25-26页
  (三) 实践依据第26-27页
 二、确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原则第27-28页
 三、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第28-34页
  (一) 宏观建议第28-30页
  (二) 明确提起刑事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诉讼条件第30-32页
  (三) 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检察委员会网上审议方式之探讨--以河南省西华县人民检察院的探索与实践为蓝本
下一篇:论物证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