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2.2 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改进 | 第15-16页 |
| 2.2.1 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 2.2.2 本文的改进 | 第16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3 不同层次的国际数据公布标准 | 第17-38页 |
| 3.1 国际数据公布标准的产生与实施 | 第17-21页 |
| 3.1.1 国际数据公布标准的产生 | 第17-18页 |
| 3.1.2 国际数据公布标准的实施 | 第18-20页 |
| 3.1.3 国际数据公布标准实施的监督 | 第20-21页 |
| 3.2 第一层次: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 | 第21-27页 |
| 3.2.1 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3.2.2 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的数据类别 | 第22-23页 |
| 3.2.3 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的数据特征 | 第23-27页 |
| 3.3 第二层次: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 | 第27-30页 |
| 3.3.1 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的主要内容 | 第27页 |
| 3.3.2 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的数据类别 | 第27-28页 |
| 3.3.3 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的数据特征 | 第28-30页 |
| 3.4 第三层次:数据公布特殊标准附加(SDDS Plus) | 第30-36页 |
| 3.4.1 数据公布特殊标准附加(SDDS Plus)的主要内容 | 第30页 |
| 3.4.2 数据公布特殊标准附加(SDDS Plus)的数据类别 | 第30-31页 |
| 3.4.3 数据公布特殊标准附加(SDDS Plus)的数据特征 | 第31-3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4 不同层次国际数据公布标准的比较 | 第38-49页 |
| 4.1 国际数据公布标准不同版本的比较 | 第38-42页 |
| 4.1.1 GDDS2013与GDDS1997的比较 | 第38-40页 |
| 4.1.2 SDDS2013与SDDS1996的比较 | 第40-42页 |
| 4.2 GDDS与SDDS的比较 | 第42-46页 |
| 4.2.1 GDDS与SDDS数据特征的比较 | 第42-45页 |
| 4.2.2 GDDS与SDDS加入条件的比较 | 第45页 |
| 4.2.3 GDDS与SDDS参加国的比较 | 第45-46页 |
| 4.3 SDDS与SDDS Plus的比较 | 第46-48页 |
| 4.3.1 SDDS与SDDS Plus数据特征的比较 | 第46-48页 |
| 4.3.2 SDDS与SDDS Plus加入条件的比较 | 第48页 |
| 4.3.3 SDDS与SDDS Plus参加国的比较 | 第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中国数据公布现状、差距及改进 | 第49-61页 |
| 5.1 中国数据的公布现状 | 第49-52页 |
| 5.1.1 中国的数据特征 | 第49-52页 |
| 5.1.2 中国数据质量、诚信性和公众获取 | 第52页 |
| 5.2 中国与最高级别国际数据公布标准的差距 | 第52-56页 |
| 5.2.1 实际部门与最高级别国际数据公布标准的差距 | 第53-54页 |
| 5.2.2 财政部门与最高级别国际数据公布标准的差距 | 第54页 |
| 5.2.3 金融部门与最高级别国际数据公布标准的差距 | 第54-56页 |
| 5.2.4 对外部门与最高级别国际数据公布标准的差距 | 第56页 |
| 5.3 对中国统计工作的改进建议 | 第56-61页 |
| 5.3.1 对完善数据类别的建议 | 第57-58页 |
| 5.3.2 对提高数据质量的建议 | 第58-59页 |
| 5.3.3 对提高数据诚信性的建议 | 第59-60页 |
| 5.3.4 对加强数据公众获取的建议 | 第60-61页 |
| 附录A 国际储备与外汇流动性数据模板 | 第61-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