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区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2 理论基础和方法 | 第15-20页 |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页 |
| 2.2 生物多样性理论 | 第15-16页 |
| 2.3 层次分析法 | 第16-18页 |
| 2.4 模糊综合评价 | 第18-20页 |
|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0-25页 |
| 3.1 构建指标确定原则 | 第20页 |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0-21页 |
| 3.3 评价指标体系解释 | 第21-22页 |
| 3.4 生物多样性各指标评价赋分标准 | 第22-24页 |
| 3.5 生物多样性分级标准 | 第24-25页 |
| 4 案例研究 | 第25-59页 |
| 4.1 研究区域 | 第25-36页 |
| 4.2 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 第36-48页 |
| 4.2.1 植物多样性与植被现状 | 第36-42页 |
| 4.2.2 动物多样性特征 | 第42-47页 |
| 4.2.3 分析结论 | 第47-48页 |
| 4.3 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分析 | 第48-56页 |
| 4.4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 第56-59页 |
| 4.4.1 政府组织管理保障 | 第56页 |
| 4.4.2 资金投入保障 | 第56-57页 |
| 4.4.3 科技支持保障 | 第57-58页 |
| 4.4.4 法律法规保障 | 第58-59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5.1 结论 | 第59页 |
| 5.2 研究不足 | 第59页 |
| 5.3 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