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巷道支护论文

自然支护法矿柱尺寸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2-14页
1 文献综述第14-22页
    1.1 “三下”采矿方法回顾第14-15页
    1.2 建筑物下采矿现状第15页
    1.3 本课题提出背景第15-16页
    1.4 自然支护法的理论依据第16-19页
        1.4.1 岩石力学问题的复杂性及考虑要点第16-17页
        1.4.2 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其考虑点第17页
        1.4.3 岩体应力及考虑要素第17-19页
    1.5 自然支护法对岩石抗压强度理论的推广第19-22页
        1.5.1 传统的单轴强度理论第19-20页
        1.5.2 自然支护法的实用强度理论基础第20-22页
2 理论分析与技术路线第22-38页
    2.1 自然支护原理第22-23页
    2.2 自然支护法矿柱强度理论分析第23-25页
    2.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5-26页
    2.4 技术路线第26-35页
        2.4.1 计算假设第26-27页
        2.4.2 岩体的本构模型第27-31页
        2.4.3 稳定性评价指标第31-34页
        2.4.4 ANSYS 分析流程第34-35页
    2.5 有限元分析方法第35-38页
        2.5.1 有限元法的发展第35页
        2.5.2 有限元法计算的基本思路第35-38页
3 矿柱强度的实验研究第38-42页
    3.1 岩体试块的三轴压缩实验第38-39页
    3.2 围压状态下矿柱的压缩实验第39-42页
4 云驾岭铁矿自然支护法开采模型的建立第42-50页
    4.1 建立自然支护法房柱模型应考虑的问题第42-45页
        4.1.1 地形地质条件的分析第42-43页
        4.1.2 模型的可解性考虑第43-44页
        4.1.3 模型求解精度的考虑第44-45页
    4.2 建立房柱模型第45-50页
        4.2.1 建立房柱的几何模型第45-46页
        4.2.2 建立房柱的物理模型第46-47页
        4.2.3 建立房柱的有限元模型第47-50页
5 云驾岭铁矿开采过程的数值动态模拟第50-55页
    5.1 利用ANSYS 分析房柱模型时应考虑的问题第50-51页
        5.1.1 预应力的考虑第50页
        5.1.2 非线性的考虑第50-51页
        5.1.3 多子步求解对时顺的考虑第51页
    5.2 求解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第51-55页
6 云驾岭铁矿自然支护法矿柱尺寸优化方案第55-63页
    6.1 不同矿柱尺寸下矿柱承载能力的研究第55页
    6.2 矿柱尺寸优选第55页
    6.3 开采网目与可采性研究第55-57页
    6.4 成拱作用的数值模拟第57-63页
        6.4.1 按已确定开采网目方案建立回采后房柱模型第57-59页
        6.4.2 对回采后房柱模型的ANSYS 分析第59-61页
        6.4.3 模拟结果分析与冒落拱高度的分析第61-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导师简介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承钢钒钛矿和普通矿分烧分炼最大经济效益的研究
下一篇:钙钛矿型红色料制备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