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WSN信号传播状态鉴别及鲁棒定位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未来发展趋势第15-16页
    1.4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6-19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章节安排第17-19页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号传播状态鉴别算法第19-31页
    2.1 WSN信号传播状态鉴别概述第19-21页
        2.1.1 状态鉴别的基本方法第19-20页
        2.1.2 状态鉴别算法分类第20页
        2.1.3 状态鉴别算法的评价标准第20-21页
    2.2 基于参数假设检验的状态鉴别算法第21-27页
        2.2.1 Wilye-Holtzman方法及其改进第21-24页
        2.2.2 基于二值假设检验的鉴别算法第24-26页
        2.2.3 基于残差分析的鉴别算法第26-27页
    2.3 基于非参数假设检验的状态鉴别算法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基于EM改进算法的状态鉴别算法研究第31-45页
    3.1 EM算法的思想及步骤第31-33页
    3.2 改进局部最优问题的EM算法第33-38页
        3.2.1 基于拆分合并的EM算法(SMEM)第33-35页
        3.2.2 稳定拆分的SMEM算法第35-37页
        3.2.3 基于最小描述长度的SMEM算法第37-38页
    3.3 基于改进EM算法的状态鉴别算法研究第38-40页
        3.3.1 信号传播模型分析第39页
        3.3.2 信号传播状态的鉴别第39-40页
    3.4 算法仿真与数据分析第40-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基于信号传播延迟的状态鉴别算法研究第45-61页
    4.1 基于RSSI的定位算法及模型第45-46页
    4.2 信号传播延迟的模型及参数特性研究第46-48页
        4.2.1 基于phase-only-correlator(POC)的信号传播延迟模型第46-47页
        4.2.2 信号传播延迟的参数特性第47-48页
    4.3 算法结构设计及传播状态鉴别第48-54页
        4.3.1 算法结构设计第48-49页
        4.3.2 强非视距传播状态的鉴别第49-50页
        4.3.3 弱非视距传播状态的鉴别第50-54页
    4.4 仿真实验与数据分析第54-60页
        4.4.1 仿真实验环境第54-56页
        4.4.2 仿真数据分析第56-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TDOA鲁棒定位研究第61-73页
    5.1 定位算法介绍及分类第61-62页
    5.2 TDOA定位算法研究第62-64页
        5.2.1 TDOA定位算法的原理及思路第62-63页
        5.2.2 TDOA定位算法的参数特性第63-64页
    5.3 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改进定位算法设计第64-68页
        5.3.1 优选残差加权第64-66页
        5.3.2 加权最小二乘第66-67页
        5.3.3 泰勒级数展开的迭代求值第67-68页
    5.4 仿真实验与数据分析第68-72页
        5.4.1 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定位算法仿真第68-71页
        5.4.2 结合状态鉴别的定位算法仿真第71-72页
    5.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总结第73页
    6.2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3页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3-85页
作者简介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道内检测器电源智能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基于DOM的嵌入式XML解析器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