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研究--以常熟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10-23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1-20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状况第13-20页
    三、相关理论第20-21页
    四、本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第21-23页
        (一)论文结构第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一章 新公共服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解析第23-27页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解释力第23-25页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3-24页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解释力第24-25页
    二、城市管理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内涵第25-26页
        (一)城市管理的内涵第25页
        (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内涵第25-26页
    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需要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导第26-27页
第二章 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第27-31页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建立第27-28页
    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发展第28-29页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初期阶段第28页
        (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中期阶段第28页
        (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后期阶段第28-29页
    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必要性和功能第29-31页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必要性第29页
        (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功能第29-31页
第三章 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第31-40页
    一、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第31-33页
        (一)常熟市城市管理局概况第31页
        (二)常熟市城市管理局机构设置第31-33页
    二、常熟市城市管理局的范围和权限第33-36页
        (一)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第33-34页
        (二)常熟市城市管理局的职责权限第34-35页
        (三)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范围第35-36页
    三、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模式第36-37页
        (一)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市、镇共管模式第36-37页
        (二)常熟市城市管理勤务模式第37页
    四、常熟市管理行政执法取得的成效第37-40页
        (一)精简了机构和人员,提高了执法效率第38页
        (二)数字城管成效显著第38-39页
        (三)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第39-40页
第四章 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40-47页
    一、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第40-44页
        (一)暴力冲突频繁第40-41页
        (二)执法理念滞后第41-42页
        (三)群众对城管执法不满意第42页
        (四)社会大环境不理解第42-44页
    二、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4-47页
        (一)法律缺失第44-45页
        (二)执法人员自身问题第45页
        (三)执法水平不高第45-46页
        (四)监督不到位第46-47页
第五章 新公共服务理念下的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问题的解决对策第47-52页
    一、服务型城管执法第47-48页
    二、亲民型城管执法第48-49页
    三、法治型城管执法第49-50页
    四、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依法治市的新格局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