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肝及胆疾病论文--肝硬变论文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0-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1章 临床研究第13-40页
    1.1 病例来源第13页
    1.2 诊断标准第13-14页
        1.2.1 肝硬化诊断标准第13页
        1.2.2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第13页
        1.2.3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PVT)的诊断标准第13-14页
    1.3 排除标准第14页
    1.4 观察指标第14-16页
        1.4.1 临床资料第14页
        1.4.2 实验室检查第14页
        1.4.3 腹部超声、CT检查第14-15页
        1.4.4 胃镜检查第15页
        1.4.5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第15页
        1.4.6 肝性脑病分期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页
    1.6 统计学方法第16页
    1.7 结果第16-22页
        1.7.1 临床资料比较第16-20页
        1.7.2 实验室检查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第20-21页
        1.7.3 肝硬化组和出血与PVT组Logistic回归分析第21-22页
    1.8 讨论第22-32页
        1.8.1 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第24-25页
        1.8.2 RBC、Hb第25页
        1.8.3 PLT第25-27页
        1.8.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第27-28页
        1.8.5 ALT、AST第28-29页
        1.8.6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第29-30页
        1.8.7 DPV、DSV、脾脏厚度第30-31页
        1.8.8 腹水、感染、肝性脑病第31-32页
    1.9 小结第32页
    参考文献第32-40页
第2章 综述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第40-47页
    2.1 流行病学第40-41页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41-43页
        2.2.1 肝硬化门脉高压第41页
        2.2.2 肝功能受损第41-42页
        2.2.3 血小板异常与凝血与抗凝机制紊乱第42页
        2.2.4 门静脉内径第42-43页
    2.3 诊断研究第43页
    2.4 治疗研究第43-44页
    2.5 结语第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结论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导师简介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5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茶酚胺在束缚应激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
下一篇:体外RNA干扰下调PTEN表达对活化肝星状细胞FAK/p130Cas及paxillin信号转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