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城市污水污染与治理现状 | 第11-12页 |
1.1.1 我国水体污染现状 | 第11页 |
1.1.2 我国城市水体氮污染及处理现状 | 第11-12页 |
1.2 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1.2.1 生物脱氮技术的原理 | 第12-14页 |
1.2.2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 | 第14-15页 |
1.2.3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 第15-21页 |
1.3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3.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发展、原理及特点 | 第21页 |
1.3.2 曝气生物滤池类型及应用 | 第21-22页 |
1.3.3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4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23-25页 |
1.4.1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1.4.2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4页 |
1.4.3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2章 试验装置和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2.1 试验设计方案 | 第25页 |
2.2 工艺流程和试验装置 | 第25-26页 |
2.2.1 工艺流程 | 第25-26页 |
2.2.2 实验装置 | 第26页 |
2.3 生物滤池填料的选择 | 第26-27页 |
2.4 试验用水 | 第27-28页 |
2.5 试验分析方法和主要仪器 | 第28-30页 |
第3章 两级生物滤池的启动及滤料优选 | 第30-40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短程硝化BAF挂膜启动 | 第30-35页 |
3.2.1 火山岩滤料启动 | 第30-33页 |
3.2.2 粘土陶粒滤料启动 | 第33-35页 |
3.2.3 两种滤料硝化启动对比 | 第35页 |
3.3 反硝化BAF挂膜启动 | 第35-39页 |
3.3.1 火山岩滤料启动 | 第35-37页 |
3.3.2 粘土陶粒滤料启动 | 第37-38页 |
3.3.3 两种滤料反硝化启动对比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短程硝化生物滤池参数优化 | 第40-57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进水C/N对短程硝化BAF的影响 | 第40-45页 |
4.2.1 进水C/N比对BAF出水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进水C/N比对BAF出水氨氮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3 进水C/N比对BAF出水COD的影响 | 第42页 |
4.2.4 进水C/N比对沿程亚硝态氮及硝态氮去除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5 进水C/N比对沿程氨氮去除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6 进水C/N比对沿程COD去除的影响 | 第45页 |
4.3 气水比对短程硝化BAF的影响 | 第45-50页 |
4.3.1 气水比对BAF出水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46页 |
4.3.2 气水比对BAF出水氨氮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3 气水比对BAF出水COD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4 气水比对BAF沿程出水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5 气水比对BAF沿程出水氨氮的影响 | 第49页 |
4.3.6 气水比对BAF沿程出水COD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 水力负荷对短程硝化BAF的影响 | 第50-55页 |
4.4.1 水力负荷对BAF出水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2 水力负荷对BAF出水氨氮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3 水力负荷对BAF出水COD的影响 | 第52页 |
4.4.4 水力负荷对BAF沿程出水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52-54页 |
4.4.5 水力负荷对BAF沿程出水氨氮的影响 | 第54页 |
4.4.6 水力负荷对BAF沿程出水COD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短程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参数优化 | 第57-73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进水亚硝态氮比例对短程反硝化BAF的影响 | 第57-62页 |
5.2.1 进水亚硝态氮比例对BAF出水总氮的影响 | 第57-58页 |
5.2.2 进水亚硝态氮比例对BAF出水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58-59页 |
5.2.3 进水亚硝态氮比例对BAF出水COD的影响 | 第59-60页 |
5.2.4 进水亚硝态氮比例对BAF沿程总氮的影响 | 第60页 |
5.2.5 进水亚硝态氮比例对BAF沿程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 第60-62页 |
5.2.6 进水亚硝态氮比例对BAF沿程COD的影响 | 第62页 |
5.3 进水C/N比对短程反硝化的影响 | 第62-67页 |
5.3.1 进水C/N比对反硝化BAF出水总氮的影响 | 第63页 |
5.3.2 进水C/N比对反硝化出水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3 进水C/N比对反硝化BAF出水COD的影响 | 第64页 |
5.3.4 进水C/N比对反硝化BAF沿程总氮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5 进水C/N比对反硝化BAF沿程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6 进水C/N比对反硝化BAF沿程COD的影响 | 第66-67页 |
5.4 水力负荷对反硝化BAF的影响 | 第67-72页 |
5.4.1 水力负荷对反硝化BAF出水总氮的影响 | 第67-68页 |
5.4.2 水力负荷对短程反硝化出水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68页 |
5.4.3 水力负荷对反硝化BAF出水COD的影响 | 第68-69页 |
5.4.4 水力负荷对反硝化BAF沿程总氮的影响 | 第69-70页 |
5.4.5 水力负荷对反硝化BAF沿程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70-71页 |
5.4.6 水力负荷对反硝化BAF沿程COD的影响 | 第71-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两级生物滤池运行效果及动力学研究 | 第73-89页 |
6.1 引言 | 第73页 |
6.2 两级生物滤池运行效果 | 第73-76页 |
6.2.1 短程硝化生物滤池运行效果 | 第73-74页 |
6.2.2 短程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效果 | 第74-76页 |
6.3 短程硝化生物滤池动力学研究 | 第76-81页 |
6.3.1 氨氮降解动力学研究 | 第76-80页 |
6.3.2 氨氮去除动力学模型的验证与修正 | 第80-81页 |
6.4 反硝化生物滤池动力学研究 | 第81-87页 |
6.4.1 硝态氮降解动力学 | 第81-85页 |
6.4.2 亚硝态氮降解动力学 | 第85-8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