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结构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2 主要结构 | 第12-13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关系型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1.1 关系型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 第14-15页 |
2.1.2 银行规模大小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 | 第15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2.2.1 关系型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 第16-18页 |
2.2.2 银行规模大小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 | 第18-19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9-21页 |
第3章 融资约束成因、衡量方式及关系型贷款理论 | 第21-33页 |
3.1 融资约束成因 | 第21-22页 |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页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页 |
3.1.3 融资优序理论 | 第21-22页 |
3.2 融资约束衡量方式 | 第22-30页 |
3.2.1 单一公司特性指标法 | 第22-23页 |
3.2.2 多指标构造复合指数法 | 第23-25页 |
3.2.3 现金流敏感性模型 | 第25-30页 |
3.3 关系型贷款理论 | 第30-33页 |
3.3.1 关系型贷款定义 | 第30-31页 |
3.3.2 贷款技术种类 | 第31-32页 |
3.3.3 关系型贷款相较传统贷款优势 | 第32-33页 |
第4章 关系型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实证研究设计 | 第33-42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3-37页 |
4.1.1 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与融资约束的假设 | 第33页 |
4.1.2 银企关系长度与融资约束的假设 | 第33-35页 |
4.1.3 关系银行数量与融资约束的假设 | 第35-36页 |
4.1.4 高管金融从业背景与融资约束的假设 | 第36-37页 |
4.2 模型设计 | 第37-38页 |
4.3 变量解释 | 第38-39页 |
4.4 样本选择 | 第39-42页 |
4.4.1 数据范围 | 第39-40页 |
4.4.2 数据来源 | 第40页 |
4.4.3 数据筛选 | 第40-42页 |
第5章 关系型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实证研究与分析 | 第42-49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5.2 相关性检验 | 第43-44页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47-49页 |
第6章 关系型贷款视角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0-51页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A 完整的实证数据 | 第58-70页 |
A.1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 | 第58-70页 |
附录B 本文所涉及的源代码(Stata程序) | 第70-71页 |
B.1 描述性统计 | 第70页 |
B.2 相关性检验 | 第70页 |
B.3 OLS线性回归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