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1.1 棉花轮纹斑病的危害 | 第9-10页 |
1.1.1 棉花轮纹斑病的症状 | 第9页 |
1.1.2 棉花轮纹斑病的形成 | 第9-10页 |
1.1.3 棉花轮纹斑病接种方法 | 第10页 |
1.2 棉花轮文斑病病原菌 | 第10-18页 |
1.2.1 链格孢菌的分类研究历史 | 第10-13页 |
1.2.2 链格孢对主要农作物的危害情况 | 第13-15页 |
1.2.3 链格孢菌毒素 | 第15-17页 |
1.2.4 链格孢病害的防控策略 | 第17-18页 |
1.3 MAPK级联系统 | 第18-21页 |
1.3.1 MAPK级联信号通路的结构组成 | 第19页 |
1.3.2 MAPK级联信号通路的作用 | 第19-21页 |
1.3.3 植物的防御系统 | 第21页 |
1.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E, VIGS) | 第21-23页 |
1.4.1 VIGS技术的原理 | 第21-22页 |
1.4.2 VIGS技术的建立发展及应用 | 第22-23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5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2.1.1 材料 | 第25页 |
2.1.2 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5页 |
2.2.1 材料的培养 | 第26页 |
2.2.2 培养基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3 病原菌培养 | 第27页 |
2.2.4 接种物的制备 | 第27页 |
2.2.5 病原菌接种方法 | 第27-28页 |
2.2.6 试验组设置 | 第28页 |
2.2.7 子叶注射农杆菌接种 | 第28-29页 |
2.2.8 病害调查和统计 | 第29-30页 |
2.2.9 对目的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qRT-PCR | 第30-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3.1 不同接种方法的比较 | 第35-39页 |
3.1.1 不同接种方法棉花轮纹斑病的发病情况比较 | 第35-37页 |
3.1.2 不同接种方法发病时间的比较 | 第37页 |
3.1.3 不同接种方法病斑比较 | 第37-39页 |
3.2 两种接种方法鉴定不同棉花品种 | 第39-42页 |
3.3 MAPK基因沉默效率的检测结果 | 第42-43页 |
3.4 棉花MAPK基因对轮纹斑病抗性的影响 | 第43-47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