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遇暴现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一、暴力概念的梳理 | 第8-10页 |
二、以记者为对象的暴力研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一、记者遇暴的形式 | 第13-15页 |
二、记者遇暴的环节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记者遇暴现象的历史考察 | 第17-29页 |
第一节 近代记者遇暴的现象 | 第17-22页 |
一、笔祸不断的记者 | 第17-20页 |
二、暴力频频的原因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建国以后记者遇暴的现象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记者遇暴的现象 | 第23-29页 |
一、处境欠佳的记者 | 第23-27页 |
二、社会转型——暴力的根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遍布于新闻生产过程的暴力 | 第29-42页 |
第一节 信息采集阶段——暴力的重灾区 | 第29-34页 |
一、硬暴力张显于外,最受关注 | 第29-31页 |
二、软暴力暗藏其中,危害不小 | 第31-33页 |
三、施暴者越发嚣张,受暴者日益扩大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信息处理、发布阶段——软暴力的滋生地 | 第34-37页 |
一、权力干预屡见不鲜 | 第34-35页 |
二、社会阻力层出不穷 | 第35-37页 |
第三节 信息发布之后阶段——软硬兼施的报复 | 第37-39页 |
一、媒体外部的暴力 | 第37-38页 |
二、媒体内部的暴力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9-42页 |
第四章 记者遇暴原因探析 | 第42-52页 |
第一节 受暴者因素 | 第42-47页 |
一、外在因素——职业特点 | 第42-43页 |
二、内在因素——职业素质 | 第43-47页 |
第二节 施暴者因素 | 第47-52页 |
一、媒体内的施暴者——尴尬矛盾的角色 | 第47-48页 |
二、媒体外的施暴者——有恃无恐的态度 | 第48-52页 |
第五章 记者遇暴应对及规避策略 | 第52-69页 |
第一节 提高自身应对力 | 第52-57页 |
一、尊重采访对象,不做权威 | 第52-54页 |
二、呈现新闻事实,不当裁判 | 第54-56页 |
三、拿起法律武器,不做弱者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构建媒体安全网 | 第57-65页 |
一、坚守媒体品格 | 第57-61页 |
二、加强媒体间协作 | 第61-63页 |
三、发挥媒体协会作用 | 第63-65页 |
第三节 集结媒体外资源 | 第65-69页 |
一、取得领导支持 | 第65-66页 |
二、争取法律援助 | 第66-67页 |
三、集结公众支援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9-72页 |
附录A | 第72-74页 |
附录B | 第74-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