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对新闻期刊品牌传播的影响 | 第15-21页 |
2.1 新媒体环境对我国新闻期刊品牌传播影响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2.2 新媒体环境对品牌传播主体的影响 | 第17-18页 |
2.2.1 传播主体多样性 | 第17页 |
2.2.2 采编模式全能化 | 第17-18页 |
2.3 新媒体环境对品牌传播内容的影响 | 第18-19页 |
2.3.1 品牌信息碎片化 | 第18页 |
2.3.2 品牌信息透明化 | 第18-19页 |
2.4 新媒体环境对品牌传播渠道的影响 | 第19页 |
2.4.1 传播多平台多元化 | 第19页 |
2.4.2 技术手段成熟化 | 第19页 |
2.5 新媒体环境对品牌传播口标受众的影响 | 第19-20页 |
2.5.1 品牌消费意识增强 | 第19-20页 |
2.5.2 品牌信息主动权互换 | 第20页 |
2.6 新媒体环境对品牌传播的效果影响 | 第20-21页 |
2.6.1 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 | 第20页 |
2.6.2 创造新型整合营销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传播现状与问题成因 | 第21-24页 |
3.1 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传播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3.1.1 树立品牌意识,明确品牌定位 | 第21页 |
3.1.2 品牌传播渠道立体化 | 第21-22页 |
3.2 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3.2.1 同质化现象严重 | 第22页 |
3.2.2 整合传播效果欠佳 | 第22页 |
3.3 问题的成因 | 第22-24页 |
3.3.1 传统观念固化,求新意识薄弱 | 第22-23页 |
3.3.2 技术遭遇瓶颈,人才匮乏外流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新闻期刊品牌传播的对策与发展 | 第24-28页 |
4.1 建立差异化的品牌定位 | 第24-26页 |
4.1.1 明确目标读者 | 第24-25页 |
4.1.2 创新办刊理念 | 第25-26页 |
4.2 媒介融合的整合性发展 | 第26-27页 |
4.2.1 传播渠道的整合性 | 第26页 |
4.2.2 传播方式的整合性 | 第26-27页 |
4.3 品牌传播的延伸性 | 第27-28页 |
4.3.1 创办子刊 | 第27页 |
4.3.2 出版图书与周边产品 | 第27-28页 |
第五章 《壹读iRead))纸质版:用互联网思维做杂志 | 第28-36页 |
5.1 媒介融合:一种品牌的延续 | 第28-29页 |
5.1.1 杂志品牌概况 | 第28-29页 |
5.1.2 杂志品牌差异 | 第29页 |
5.2 定位准确:“内容”是第一生产力 | 第29-33页 |
5.2.1 栏目风格多样化 | 第30-31页 |
5.2.2 资料整合全面化 | 第31-33页 |
5.3 目标明确:读者是品牌核心价值 | 第33-36页 |
5.3.1 读者阅读时间“最大化” | 第33-34页 |
5.3.2 草根形象“接地气” | 第34-36页 |
第六章 《壹读iRead))在新媒体平台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 第36-50页 |
6.1 借助网页平台的差异化策略 | 第36-39页 |
6.1.1 官方网站:扩大影响力 | 第36-37页 |
6.1.2 壹读视频:“跨媒体”合作 | 第37-39页 |
6.2 借助客户端平台的整合性策略 | 第39-44页 |
6.2.1 壹读微博:杂志与互联网之间零距离 | 第39-41页 |
6.2.2 壹读微信:一种“类APP”客户端 | 第41-44页 |
6.3 创新盈利模式的延伸性策略 | 第44-50页 |
6.3.1 “内容”营销 | 第45-47页 |
6.3.2 “活动”营销 | 第47-48页 |
6.3.3 “子品牌”营销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