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扰动分析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电能质量扰动分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1.3 电能质量的定义以及扰动的分类 | 第15-17页 |
| 1.3.1 电能质量的定义 | 第15页 |
| 1.3.2 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 | 第15-17页 |
| 1.3.3 电能质量的标准 | 第17页 |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电能质量扰动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9-25页 |
| 2.1 S 变换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 2.1.1 S 变换 | 第19-21页 |
| 2.1.2 S 变换的性质 | 第21-22页 |
| 2.2 信息熵 | 第22-23页 |
| 2.3 灰色关联分析 | 第23-24页 |
| 2.3.1 无量纲化处理 | 第23页 |
| 2.3.2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第23-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改进 S 变换在电能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 第25-29页 |
| 3.1 改进 S 变换的定义 | 第25页 |
| 3.2 改进 S 变换的抗噪能力 | 第25-26页 |
| 3.3 g 的确定 | 第26-2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4章 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特征提取 | 第29-39页 |
| 4.1 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模型 | 第29-33页 |
| 4.2 电能质量扰动特征量的选取 | 第33-38页 |
| 4.2.1 扰动信号的改进 S 变换 | 第33-36页 |
| 4.2.2 幅度信息熵 | 第36-37页 |
| 4.2.3 频率信息熵 | 第37-38页 |
| 4.2.4 相位受限的频率信息熵 | 第38页 |
| 4.2.5 扰动标准识别矩阵 | 第38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5章 电能质量扰动检测与分析 | 第39-50页 |
| 5.1 电能质量扰动分析 | 第39-40页 |
| 5.2 扰动标准识别矩阵的建立 | 第40-46页 |
| 5.3 电能质量扰动分类识别过程 | 第46-4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