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多酸与杯芳烃杂化材料的主客体分子设计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5页
    1.1 多金属氧酸盐的简述第15-24页
        1.1.1 多金属氧酸盐的分类第15-16页
        1.1.2 多金属氧酸盐的发展第16页
        1.1.3 多金属氧酸盐的共价修饰第16-24页
    1.2 杯芳烃简介第24-28页
        1.2.1 杯芳烃的合成第24-25页
        1.2.2 杯芳烃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第25页
        1.2.3 杯芳烃的共价修饰第25-28页
    1.3 基于多酸-杯芳烃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8-30页
        1.3.1 多酸-杯芳烃非共价修饰的研究进展第29-30页
        1.3.2 多酸-杯芳烃共价修饰进展现状第30页
    1.4 多酸催化剂在脱硫实验中的应用第30-31页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31-33页
        1.5.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1-32页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2-33页
    1.6 测试与表征手段第33-35页
第二章 杯芳烃衍生物与多酸的超分子组装探索第35-57页
    2.1 前言第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36页
        2.2.1 药品与试剂第36页
    2.3 杯芳烃炔基衍生物与Keggin型多酸的共价修饰第36-45页
        2.3.1 杯芳烃的合成第37-38页
        2.3.2 含炔基类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第38-39页
        2.3.3 杯芳烃-SiW_(11)杂化材料的结果表征第39-42页
        2.3.4 杯芳烃-SiW_(11)的电化学测试及防腐性能的研究第42-45页
    2.4 杯芳烃-tris衍生物与Dawson体系多酸的共价修饰初步探索第45-56页
        2.4.1 杯芳烃-tris衍生物的制备及表征第45-46页
        2.4.2 Dawson型多酸的合成及表征第46-49页
        2.4.3 杯芳烃-tris与Dawson型多酸组装过程第49-50页
        2.4.4 杯芳烃-P_2W_(15)V_3杂化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50-56页
    2.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基于多酸-杯芳烃离子液体杂化材料的性能研究第57-81页
    3.1 引言第57页
    3.2 实验部分第57-58页
        3.2.1 药品与试剂第57-58页
    3.3 杯芳烃离子液体与Weakley型多酸的非共价修饰第58-71页
        3.3.1 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制备及表征第59-60页
        3.3.2 杯芳烃离子液体的制备及表征第60-61页
        3.3.3 多酸-杯芳烃离子液体杂化材料的制备第61-63页
        3.3.4 多酸-杯芳烃杂化材料的结果表征第63-69页
        3.3.5 多酸-杯芳烃杂化材料的疏水性能研究第69-71页
    3.4 多酸-杯芳烃杂化材料的萃取催化氧化脱硫实验研究第71-72页
        3.4.1 模拟油的制备方法第71-72页
        3.4.2 脱硫实验的基本步骤第72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72-80页
        3.5.1 不同温度下对DBT的脱硫效果第72-73页
        3.5.2 H_2O_2/DBT不同摩尔比例下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73页
        3.5.3 催化剂组成组分对脱硫效果的对照试验第73-74页
        3.5.4 相同条件下的不同催化体系的脱硫效果比较第74-75页
        3.5.5 萃取催化氧化脱硫的动力学研究第75-76页
        3.5.6 催化体系的循环及回收实验第76-78页
        3.5.7 杂化材料的萃取催化氧化脱硫机理第78-79页
        3.5.8 杂化材料对BT和4,6-DMDBT的脱硫实验第79-80页
    3.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论文创新点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致谢第91-93页
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93-95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95-96页
附件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空化对非溶剂相转化膜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香豆素分子的多酸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