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信息安全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5 内容体系和框架结构第17-19页
        1.5.1 内容体系第17-18页
        1.5.2 研究框架第18-19页
    1.6 本文创新点第19-20页
2 大数据与企业信息安全的相关理论第20-26页
    2.1 大数据的相关理论和内涵第20-22页
        2.1.1 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第20-21页
        2.1.2 大数据的基本特征第21-22页
    2.2 企业信息安全的内涵第22-25页
        2.2.1 企业信息安全的界定第22-23页
        2.2.2 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第23-24页
        2.2.3 企业信息安全的现状第24-25页
    2.3 企业信息安全水平评价的内涵第25-26页
        2.3.1 企业信息安全水平评价的含义第25页
        2.3.2 企业信息安全水平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3 大数据环境对企业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6-32页
    3.1 企业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6-29页
        3.1.1 企业外部的信息安全影响因素第26-27页
        3.1.2 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影响因素第27-29页
    3.2 大数据环境对企业信息安全影响第29-32页
        3.2.1 技术维度的影响第29-31页
        3.2.2 管理维度的影响第31-32页
4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信息安全水平评价体系构建第32-47页
    4.1 确定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第32-34页
        4.1.1 确定指标体系的原则第32页
        4.1.2 确定指标体系的方法第32-34页
    4.2 指标体系的确定和说明第34-41页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4-35页
        4.2.2 具体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5-36页
        4.2.3 各项评价指标的说明第36-41页
    4.3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信息安全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第41-47页
        4.3.1 综合评价方法第41-43页
        4.3.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第43-45页
        4.3.3 评价模型的构建第45-47页
5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信息安全水平评价实证研究第47-57页
    5.1 企业概况第47页
    5.2 评价体系应用第47-48页
    5.3 过程和结果分析第48-57页
        5.3.1 评价过程第48-53页
        5.3.2 企业信息安全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第53-57页
6 优化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信息安全的对策第57-61页
    6.1 管理维度信息安全第57-58页
        6.1.1 全面构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第57-58页
        6.1.2 完善大数据管理制度第58页
    6.2 人员维度信息安全第58-59页
        6.2.1 重视大数据安全,培养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第58-59页
        6.2.2 加强员工信息安全培训力度第59页
    6.3 技术维度信息安全第59-61页
        6.3.1 利用大数据进行安全监管第59页
        6.3.2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第59-6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7.1 全文总结第61页
    7.2 研究展望第61-63页
附录A第63-68页
附录B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科研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青年社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下一篇:基于网络计量的互联网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