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滤波技术、滤波器论文

一种低成本高稳定性的谐振腔双双工器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1-13页
第2章 现代滤波器的理论基础第13-22页
    2.1 射频滤波器的分类第13-15页
    2.2 滤波器的主要参数第15-18页
        2.2.1 中心频率(Center Frequency)第15页
        2.2.2 截止频率(Cutoff Frequency)第15页
        2.2.3 通带带宽(BWxdB)第15-16页
        2.2.4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第16页
        2.2.5 带内纹波(Pass-band Ripple)第16页
        2.2.6 回波损耗(Return Loss)第16页
        2.2.7 带内电压驻波比(VSWR)第16-17页
        2.2.8 带外抑制(Rejection)第17页
        2.2.9 带内相位线性度 (Phase Linearity)第17页
        2.2.10 时延(Td)第17页
        2.2.11 品质因素(Q Value)第17-18页
    2.3 滤波器的低通原型第18-22页
        2.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Butterworth Filter)第18-19页
        2.3.2 切比雪夫滤波器(Chebyshev Filter)第19-20页
        2.3.3 椭圆函数滤波器(Elliptic filter)第20-22页
第3章 同轴谐振腔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原理第22-27页
    3.1 同轴谐振腔的组成第22页
    3.2 单体谐振腔结构第22-23页
    3.3 谐振腔间的耦合第23-26页
        3.3.1 直接耦合第23-24页
        3.3.2 交叉耦合第24-26页
    3.4 输入/输出间的耦合第26-27页
第4章 同轴双工器的设计与仿真第27-39页
    4.1 确定谐振腔数及基本结构第28-32页
        4.1.1 接收通道(RX)滤波器的腔数和基本结构确定第28-30页
        4.1.2 发送通道(TX)滤波器的腔数和基本结构确定第30-32页
    4.2 腔体布局和尺寸的确定第32-33页
    4.3 单腔仿真第33-35页
    4.4 双腔耦合度仿真第35-37页
    4.5 器件整体结构的完成第37-39页
第5章 样品的调试与优化第39-44页
    5.1 样品制作及调试第39-40页
    5.2 样品内部结构的二次设计第40-41页
        5.2.1 谐振器第40页
        5.2.2 抽头第40页
        5.2.3 耦合窗口第40-41页
        5.2.4 飞杆第41页
    5.3 样品成品第41-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全自动高精度轴类零件外径跳动测定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苏州台播出三备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