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FDI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1.2.2 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第12-15页 |
1.2.3 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17页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第2章 FDI技术溢出效应与吸收能力基础理论研究 | 第20-34页 |
2.1 FDI技术溢出效应基础理论研究 | 第20-24页 |
2.1.1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内涵 | 第20-21页 |
2.1.2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传播途径分析 | 第21-24页 |
2.2 吸收能力基础理论研究 | 第24-33页 |
2.2.1 吸收能力的内涵 | 第25-26页 |
2.2.2 吸收能力与环境演化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26-29页 |
2.2.3 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因素分析 | 第29-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吸收能力对FDI技术溢出效应作用机理分析 | 第34-43页 |
3.1 分析框架的思想来源 | 第34-35页 |
3.1.1 分析框架的思想背景 | 第34页 |
3.1.2 本章基本分析结构 | 第34-35页 |
3.2 吸收能力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互动式分析结构 | 第35-42页 |
3.2.1 外商直接投资机制与吸收能力机制的互动 | 第36-39页 |
3.2.2 吸收能力机制与技术溢出机制的互动 | 第39-40页 |
3.2.3 外商直接投资机制与技术溢出机制的互动 | 第40-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吸收能力对FDI技术溢出效应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43-60页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3-47页 |
4.1.1 技术溢出效应衡量指标 | 第43页 |
4.1.2 外商直接投资衡量指标 | 第43页 |
4.1.3 吸收能力衡量指标体系 | 第43-47页 |
4.2 数据获取与说明 | 第47-48页 |
4.2.1 数据获取 | 第47页 |
4.2.2 数据说明 | 第47-48页 |
4.3 模型建立与检验 | 第48-57页 |
4.3.1 知识基础 | 第49-51页 |
4.3.2 联系效应 | 第51-53页 |
4.3.3 研发投入 | 第53-55页 |
4.3.4 激励机制 | 第55-57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