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ARM9的蓄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蓄电池的发展第11-13页
     ·蓄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第13-15页
第2章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5-26页
   ·蓄电池主要技术参数第15-21页
     ·蓄电池的容量第15-17页
     ·蓄电池的电压第17-18页
     ·蓄电池的温度第18-19页
     ·蓄电池的内阻第19-20页
     ·的自放电率、放电倍率和放电时率第20-21页
     ·蓄电池的老化和寿命第21页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第21-22页
   ·蓄电池状态分析第22-24页
   ·均衡方法分析第24-26页
     ·均衡的目的和意义第24页
     ·蓄电池组不均衡的原因第24页
     ·均衡方法的探讨第24-26页
第3章 蓄电池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第26-32页
   ·设计要求概述第26-27页
     ·工作条件要求第26页
     ·测量项目和功能要求第26页
     ·热量管理第26-27页
     ·保护环节第27页
   ·蓄电池检测系统总体设计第27页
     ·系统总体架构第27页
     ·主体器件选择第27页
     ·外围电路芯片选择第27页
   ·微处理器STC12LE5A60S2第27-29页
     ·概述第27-28页
     ·硬件电路第28-29页
   ·微处理器53C2440A第29-32页
     ·概述第29页
     ·功能解析第29-32页
第4章 蓄电池管理系统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第32-52页
   ·系统总体结构方案第32-33页
   ·蓄电池管理系统硬件电路方案选择第33-34页
   ·蓄电池数据采集系统的节点硬件设计第34-44页
     ·蓄电池容错电路第34-35页
     ·数据采集模块第35-37页
     ·均衡控制电路第37页
     ·无线收发模块第37-40页
     ·中央收发器第40页
     ·电源模块第40页
     ·USB 接口电路第40-44页
   ·内阻的测量第44-49页
     ·等效模型的选择第44-45页
     ·交流注入法原理第45页
     ·电路解析第45-49页
   ·充电模块的设计第49-52页
     ·概述第49页
     ·电路解析第49-52页
第5章 蓄电池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第52-69页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第52页
   ·DS2438 的编程协定第52-63页
     ·DS2438 复位程序流程第52-53页
     ·位写入流程图第53-55页
     ·读操作流程图第55-56页
     ·以字节为单位写操作流程图第56-57页
     ·DS2438 以字节为单位读操作流程第57-58页
     ·蓄电池参数的采集流程第58-63页
   ·通讯程序设计第63-64页
     ·无线通讯程序设计第63-64页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第64-66页
     ·蓄电池参数测量第64-66页
   ·USB 接口程序设计第66-69页
     ·从机程序接口程序设计第66-69页
第6章 上位机程序设计第69-85页
   ·上位机软件工具的选择第69页
   ·上位机系统的功能概述第69-72页
     ·总体概述第69-70页
     ·上位机软件功能组成第70-71页
     ·上位机PC 机软件结构安排第71-72页
   ·数据库系统设计第72-74页
     ·数据库平台的选择第72-73页
     ·数据库驱动程序选择第73页
     ·数据库表格设计第73-74页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第74-78页
     ·基本函数、过程实现第74-75页
     ·功能函数设计第75-78页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第78-80页
     ·原始数据存储模块第78-79页
     ·蓄电池信息存储模块第79页
     ·数据转存模块第79-80页
   ·数据分析模块第80-85页
     ·SoC 分析模块第80-84页
     ·蓄电池寿命分析模块第84-8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结论第85页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9-90页
作者简历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板破损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应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