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钻探工程论文

卤阳湖地区150ka以来环境演变-XRF岩芯扫描在卤阳湖钻探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1-21页
        1.1.1 渭河盆地研究简史第11-15页
        1.1.2 晚新生代环境演变与风尘堆积研究第15-21页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1-22页
    1.3 开展的主要工作第22-23页
    1.4 主要结论及创新性第23-25页
第二章 卤阳湖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背景第25-31页
    2.1 自然地理概述第25-26页
    2.2 区域地质概况第26-31页
第三章 卤阳湖岩芯特征与年代框架序列第31-48页
    3.1 卤阳湖科学钻探基本概况第31-38页
    3.2 古地磁测量及磁性地层年代第38-44页
        3.2.1 原理与基本概念第38-42页
        3.2.2 岩芯样品采样及实验室分析第42页
        3.2.3 磁学参数测试第42-44页
    3.3 古地磁测量及磁性地层年代第44-46页
    3.4 年代模型的建立和沉积速率分析第46-48页
第四章 XRF岩芯扫描简介第48-56页
    4.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第48-49页
    4.2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以Avaatech XRF岩芯扫描仪为例)第49-50页
    4.3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的特点第50-52页
    4.4 XRF岩芯扫描的影响因素以及校正方法第52-55页
    4.5 XRF岩芯扫描实验室建设管理等工作第55-56页
第五章 卤阳湖岩芯XRF元素扫描与分析第56-70页
    5.1 磁化率测量第56-57页
    5.2 岩芯切割第57-58页
    5.3 岩芯描述第58-65页
    5.4 岩芯粒度分析第65页
    5.5 XRF岩芯扫描分析第65-70页
第六章 XRF岩芯元素扫描在恢复卤阳湖150ka以来气候环境变化中的应用第70-94页
    6.1 环境指标的选取第70页
    6.2 粒度指标第70-73页
        6.2.1 粒度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第70-71页
        6.2.2 LYH-1岩芯粒度分析第71-72页
        6.2.3 实验结果第72-73页
    6.3 磁化率第73-76页
        6.3.1 磁化率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第73-74页
        6.3.2 磁化率测量第74-75页
        6.3.3 实验结果第75-76页
    6.4 LYH-1岩芯元素扫描结果及分析第76-85页
        6.4.1 Rb/Sr第76-78页
        6.4.2 Zr/Rb第78-81页
        6.4.3 Fe/Mn和Sr/Ba第81-82页
        6.4.4 Si/Al、K/Al、Fe/Al、Ti/Al第82-85页
    6.5 区域气候对比第85-91页
        6.5.1 与GRIP δ~(18)O曲线的对比第85-89页
        6.5.2 LYH-1岩芯记录的古气候变化周期分析第89-91页
    6.6 小结第91-9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7.1 主要结论第94-95页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106-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九瑞地区成矿时空结构与铜金成矿作用
下一篇: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及地貌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