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分子印迹温敏纳米粒及低交联涂层柱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8页
    1.1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原理第10-11页
    1.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组成第11-12页
        1.2.1 模板分子第11页
        1.2.2 交联剂第11页
        1.2.3 功能单体第11-12页
        1.2.4 致孔剂第12页
    1.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第12-13页
        1.3.1 本体聚合法第12页
        1.3.2 悬浮聚合法第12-13页
        1.3.3 分散聚合法第13页
        1.3.4 沉淀聚合法第13页
        1.3.5 电聚合法第13页
    1.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第13-14页
        1.4.1 固相萃取第13-14页
        1.4.2 免疫分析第14页
        1.4.3 传感器第14页
        1.4.4 药物合成第14页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4-18页
第二章 温敏型分子印迹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18-37页
    2.1 引言第18-20页
    2.2 实验部分第20-22页
        2.2.1 仪器试剂第20页
        2.2.2 S-氧氟沙星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20-21页
        2.2.3 平衡吸附实验第21-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36页
        2.3.1 制备条件的考察第22-28页
            2.3.1.1 温敏单体对吸附性能及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第22-23页
            2.3.1.2 温敏单体比例对吸附性能及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第23-24页
            2.3.1.3 功能单体对吸附性能及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第24-26页
            2.3.1.4 模板与功能单体比例对吸附性能及温度敏感性第26页
            2.3.1.5 交联剂与功能单体比例对吸附性能及温度敏感性第26-28页
        2.3.2 色谱条件的考察第28-29页
        2.3.3 温敏型印迹纳米粒的表征第29-36页
    2.4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组合模板单体与液晶单体的分子印迹毛细管涂层柱的制备、分离能力及表征第37-57页
    3.1 引言第37-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1页
        3.2.1 试剂仪器第39页
        3.2.2 毛细管涂层柱制备第39-40页
        3.2.3 毛细管电色谱实验第40-41页
        3.2.4 毛细管涂层柱SEM表征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56页
        3.3.1 制备条件的考察第41-47页
        3.3.2 色谱条件的考察第47-55页
            3.3.2.1 加入模板单体的低交联分子印迹毛细管涂层柱的考察第47-52页
            3.3.2.2 不加模板单体的低交联分子印迹毛细管涂层柱的考察第52-55页
        3.3.3 低交联毛细管涂层柱的表征第55-56页
    3.4 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3-64页
综述 分子印迹在药物释放中的研究进展第64-80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75-80页
致谢第80-81页
个人简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金属离子枢纽的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及评价
下一篇: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缓控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