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 ·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 第14-16页 |
| ·热力循环工质的现状 | 第16-19页 |
| ·跨临界循环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超临界CO_2传热特性的评述 | 第2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2 超临界CO_2为工质的太阳能朗肯循环系统的理论研究 | 第26-37页 |
| ·循环过程描述 | 第26-28页 |
| ·理论计算结果 | 第28-35页 |
| ·不同工质的比较 | 第29-30页 |
| ·加热温度的影响 | 第30-32页 |
| ·做功元件压力降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做功元件高压侧压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3 超临界CO_2为工质的朗肯循环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37-49页 |
| ·实验装置 | 第37-39页 |
| ·实验系统说明 | 第37-39页 |
| ·参数测量装置 | 第39页 |
| ·实验方案及测试 | 第39-41页 |
| ·实验步骤 | 第39-40页 |
| ·实验稳定性测试 | 第40-4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 ·加热温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 ·做功元件压力降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做功元件高压侧压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理论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 ·经济性衡量与估算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超临界CO_2在水平管中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49-68页 |
| ·超临界CO_2的热物性参数 | 第49-53页 |
| ·密度 | 第49-50页 |
| ·比热 | 第50-51页 |
| ·热导率 | 第51页 |
| ·粘度 | 第51-53页 |
| ·模型建立及定解条件 | 第53-55页 |
| ·CFD模型介绍 | 第53-54页 |
| ·模型方程 | 第54页 |
| ·定解条件 | 第54-55页 |
|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5-67页 |
| ·超临界CO_2与水的传热比较 | 第56-59页 |
| ·质量流量对传热的影响 | 第59-61页 |
| ·压力对传热的影响 | 第61-63页 |
| ·热流密度对传热的影响 | 第63-65页 |
| ·模拟结果与文献结果的比较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附录A UDF程序 | 第75-78页 |
| 附录B 部分实验结果 | 第78-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