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2.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2 现代特色农业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6-21页 |
2.1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础概念 | 第16-17页 |
2.1.1 特色农业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现代特色农业的概念 | 第16页 |
2.1.3 现代特色农业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 第17-19页 |
2.2.1 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 | 第17-18页 |
2.2.2 特色农业的发展规律 | 第18页 |
2.2.3 特色农业的现代与传统分析 | 第18-19页 |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9页 |
2.3.2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9-20页 |
2.3.3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0页 |
2.3.4 产品差别化理论 | 第20-21页 |
3 融水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第21-32页 |
3.1 融水县相关概况 | 第21-23页 |
3.1.1 区域概况 | 第21页 |
3.1.2 自然资源 | 第21页 |
3.1.3 地理环境 | 第21-22页 |
3.1.4 社会发展 | 第22-23页 |
3.2 融水县农业发展概况 | 第23-28页 |
3.2.1 农业产业发展态势 | 第24页 |
3.2.2 农林牧副渔总产值 | 第24-26页 |
3.2.3 一产增加值比重 | 第26-27页 |
3.2.4 农村居民纯收入 | 第27-28页 |
3.2.5 农产品加工规模 | 第28页 |
3.3 融水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第28-32页 |
3.3.1 特色种植业 | 第29-30页 |
3.3.2 特色养殖业 | 第30-32页 |
4 融水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评价 | 第32-52页 |
4.1 融水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评价方法 | 第32-34页 |
4.2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 第34-36页 |
4.2.1 资源要素 | 第34-35页 |
4.2.2 基础要素 | 第35-36页 |
4.2.3 支撑要素 | 第36页 |
4.2.4 发展要素 | 第36页 |
4.2.5 竞争要素 | 第36页 |
4.3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6-39页 |
4.3.1 设计原则 | 第36-37页 |
4.3.2 指标体系设计 | 第37-39页 |
4.4 建立评价模型 | 第39-40页 |
4.5 构建判断矩阵 | 第40-43页 |
4.6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44页 |
4.7 末级指标的量化 | 第44-46页 |
4.8 评价结果 | 第46-48页 |
4.9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4.9.1 要素与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第48-50页 |
4.9.2 指标权重量化分析 | 第50-51页 |
4.9.3 综合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5 融水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 第52-56页 |
5.1 产品商品率低,经营服务乏力 | 第52页 |
5.2 组织化程度底,农民意识缺乏 | 第52-53页 |
5.3 支持力度较低,后续服务缺位 | 第53页 |
5.4 销售渠道不畅,营销手段单一 | 第53-54页 |
5.5 技术创新滞后,管理水平落后 | 第54页 |
5.6 产业特色鲜明,文化融合不够 | 第54-56页 |
6 融水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 第56-62页 |
6.1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健全物流体系 | 第56-57页 |
6.2 推进农业产业化,实行规模经营 | 第57页 |
6.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惠农政策 | 第57-58页 |
6.4 强化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 | 第58-59页 |
6.5 狠抓农业引智工作,坚持科技创新 | 第59-60页 |
6.6 深入挖掘农业资源,文化强势融合 | 第60-6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