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手机电视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手机电视标准对比 | 第12-16页 |
2.1 DVB-H | 第12-13页 |
2.2 MEDIAFLO | 第13页 |
2.3 T-DMB | 第13-14页 |
2.4 WCDMA MBMS | 第14页 |
2.5 技术和标准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2.6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TD-MBMS手机电视实现方案 | 第16-28页 |
3.1 设计原则 | 第16-17页 |
3.2 系统架构 | 第17-18页 |
3.3 MBMS基本业务功能 | 第18-19页 |
3.4 广播业务流程 | 第19-20页 |
3.5 功能实体 | 第20-22页 |
3.5.1. BM-SC | 第21页 |
3.5.2. RNC | 第21-22页 |
3.5.3. Node B | 第22页 |
3.5.4. UE | 第22页 |
3.6 TD-MBMS承载与会话过程 | 第22-24页 |
3.6.1. CRNC中的MBMS业务上下文 | 第22-23页 |
3.6.2. MBMS会话开始和MBMS会话结束 | 第23页 |
3.6.3. MBMS Iu承载 | 第23-24页 |
3.6.4. MBMS Iub承载 | 第24页 |
3.6.5. MBMS Iu承载到P-T-M连接的映射 | 第24页 |
3.7 协议结构 | 第24-26页 |
3.7.1. MBMS用户面协议栈架构 | 第25页 |
3.7.2. MBMS控制面协议栈架构 | 第25-26页 |
3.8 信道结构 | 第26-27页 |
3.8.1. 逻辑信道MCCH | 第26页 |
3.8.2. 逻辑信道MTCH | 第26页 |
3.8.3. 传输信道 | 第26页 |
3.8.4. 物理信道 | 第26-27页 |
3.8.5. 层二 | 第27页 |
3.9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TD-MBMS关键技术 | 第28-34页 |
4.1 组网方式 | 第28-30页 |
4.1.1. UTN宏分集 | 第28页 |
4.1.2. 联合检测的宏分集 | 第28-29页 |
4.1.3. UE移动性的支持 | 第29页 |
4.1.4. UE业务并发的支持 | 第29-30页 |
4.1.5. 网络配置要求 | 第30页 |
4.2 同步技术 | 第30-33页 |
4.3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物理层宏分集算法设计与分析 | 第34-46页 |
5.1 联合检测宏分集算法 | 第34-35页 |
5.1.1. 同频同小区做激活判断 | 第34页 |
5.1.2. 同频同小区不做激活判断 | 第34-35页 |
5.1.3. 同midamble shift | 第35页 |
5.1.4.小区分组 | 第35页 |
5.2 仿真条件与假设 | 第35-40页 |
5.2.1.网络模型 | 第37页 |
5.2.2.传播模型 | 第37页 |
5.2.3.业务模型 | 第37-39页 |
5.2.4.射频指标 | 第39页 |
5.2.5.平台算法与参数设置 | 第39-40页 |
5.3 仿真结果与对比分析 | 第40-44页 |
5.3.1.平均BLER | 第40页 |
5.3.2.BLER-Distance | 第40-41页 |
5.3.3. BLER CDF | 第41页 |
5.3.4.SNR CDF | 第41-44页 |
5.4 仿真结论 | 第44-45页 |
5.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结果 | 第46-50页 |
6.1 测试目的 | 第46页 |
6.2 主要测试内容 | 第46页 |
6.3 测试仪表、工具、测试软件 | 第46页 |
6.4 测试环境要求 | 第46-47页 |
6.5 网络基本拓扑 | 第47页 |
6.6 测试区域要求 | 第47-48页 |
6.7 终端要求 | 第48页 |
6.8 测试通过情况 | 第48-49页 |
6.9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页 |
下一步的工作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附录A 缩略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