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TLA改性沥青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5页 |
1.2.2 沥青老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5-16页 |
1.2.3 沥青混合料老化后疲劳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6-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沥青材料基本性能试验与老化模拟方法 | 第20-25页 |
2.1 材料性能试验 | 第20-23页 |
2.1.1 沥青材料基本性能试验 | 第20-21页 |
2.1.2 制备方法 | 第21页 |
2.1.3 改性沥青技术性能分析 | 第21-23页 |
2.2 沥青老化模拟方法 | 第23-24页 |
2.2.1 沥青短期老化模拟方法 | 第23页 |
2.2.2 沥青长期老化模拟方法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TLA改性沥青老化特性研究 | 第25-50页 |
3.1 TLA改性沥青老化评价方法 | 第25-27页 |
3.2 TLA对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27-32页 |
3.2.1 对常规指标的影响 | 第27-29页 |
3.2.2 对旋转黏度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3 对动态剪切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TLA改性沥青热氧老化特性研究 | 第32-37页 |
3.3.1 温度对TLA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2 时间对TLA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34-37页 |
3.4 TLA改性沥青热氧水老化特性研究 | 第37-40页 |
3.5 老化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40-48页 |
3.5.1 热动力学概述 | 第40页 |
3.5.2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40-43页 |
3.5.3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3.5.4 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TLA改性沥青老化红外光谱分析 | 第50-61页 |
4.1 TLA成分分析 | 第50页 |
4.2 沥青老化机理 | 第50-52页 |
4.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60页 |
4.3.1 试验原理 | 第52页 |
4.3.2 试验方法 | 第52-53页 |
4.3.3 老化前后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研究 | 第61-85页 |
5.1 材料性能试验 | 第61-62页 |
5.2 沥青混合料老化模拟方法 | 第62页 |
5.3 配合比设计 | 第62-65页 |
5.3.1 确定矿料级配 | 第62-63页 |
5.3.2 确定最佳TLA改性沥青用量 | 第63-65页 |
5.4 老化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第65-70页 |
5.4.1 老化时间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第66-68页 |
5.4.2 老化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5.4.3 粗集料含量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5.5 老化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70-84页 |
5.5.1 劈裂疲劳试验方案 | 第71-73页 |
5.5.2 老化因素对劈裂试验的影响分析 | 第73-77页 |
5.5.3 老化因素对劈裂疲劳试验的影响分析 | 第77-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5-8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