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3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第16-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6页
        1.3.2 文章结构第16-17页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7-18页
        1.4.1 创新之处第17页
        1.4.2 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界定与发展现状第18-25页
    2.1 资产证券化界定第18-19页
        2.1.1 资产证券化定义第18-19页
        2.1.2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模式第19页
    2.2 资产证券化融资工具的比较优势第19-23页
        2.2.1 我国当前企业融资渠道分析第19-21页
        2.2.2 资产证券化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比较第21-22页
        2.2.3 资产证券化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比较第22-23页
    2.3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第23-25页
第3章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第25-30页
    3.1 东北地区国有资产证券化的必然性第25-27页
        3.1.1 盘活东北地区国有存量资产第26页
        3.1.2 供给侧改革的必然结果第26-27页
        3.1.3 完善东北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第27页
    3.2 东北地区国有资产证券化可行性第27-30页
        3.2.1 东北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第27-28页
        3.2.2 可资产证券化国有资产存量充足第28页
        3.2.3 统一的交易市场第28-29页
        3.2.4 日趋完善的法律、财税制度第29-30页
第4章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在东北的应用第30-39页
    4.1 东北国企现金流分析第30-33页
        4.1.1 国有企业分类第30-31页
        4.1.2 国有企业资产现金流及稳定性分析第31-33页
    4.2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模式探索第33-39页
        4.2.1 证券化资产的选择第34页
        4.2.2 SPV的选择和设计模式第34-35页
        4.2.3 破产风险隔离的实现第35页
        4.2.4 发行价格测算第35-36页
        4.2.5 信用增级分析第36-37页
        4.2.6 投资者范围第37页
        4.2.7 信用评级第37页
        4.2.8 委任后续代理机构第37-39页
第5章 利用资产证券化推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第39-46页
    5.1 宏观制度第39-44页
        5.1.1 健全法律制度第39-40页
        5.1.2 会计和税收制度第40-42页
        5.1.3 政府推动和监管第42-43页
        5.1.4 金融体系建设第43-44页
    5.2 微观环境第44-46页
        5.2.1 培养供需主体第44页
        5.2.2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第44-45页
        5.2.3 培育完善的中介体系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大石坝水库流域土壤侵蚀与沉积泥沙来源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江苏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