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的缘由及目的 | 第9-10页 |
1.2 差别定价的种类和含义 | 第10-11页 |
1.3 差别定价理论及其在能源产品定价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3.1 价格歧视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关于招投标定价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1.3.3 我国能源价格体系的现状及国外能源产品的差别定价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第17-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22页 |
1.4.2 论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 | 第22-23页 |
1.5 论文的结构介绍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差别定价中的二度价格歧视的拓展研究 | 第24-62页 |
2.1 二度价格歧视中的需求区间分段数研究 | 第24-35页 |
2.1.1 线性需求条件下垄断厂商实行二度价格歧视时的需求区间分段数研究 | 第24-29页 |
2.1.2 竞争条件下厂商在实行二度价格歧视时需求区间分段数的确定 | 第29-35页 |
2.2 两厂商情形下的二度价格歧视的纳什均衡 | 第35-47页 |
2.2.1 两厂商在三段定价时实行二度价格歧视的博弈分析 | 第36-39页 |
2.2.2 两厂商在n段定价时实行二度价格歧视的博弈分析 | 第39-42页 |
2.2.3 竞争条件下二度价格歧视均衡的进一步研究 | 第42-47页 |
2.3 非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二度价格歧视的最优解的存在性 | 第47-52页 |
2.3.1 特殊非线性需求条件下的价格控制的最优决策 | 第47-48页 |
2.3.2 一般非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实行二段定价时的最优决策 | 第48-50页 |
2.3.3 非线性需求函数下实行1段定价时最优固定折扣率的存在性 | 第50-52页 |
2.4 非线性需求下两寡头实施二度价格歧视的均衡条件及结果 | 第52-56页 |
2.4.1 特殊非线性条件下二度价格歧视的均衡条件及结果 | 第52-54页 |
2.4.2 一般非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两厂商二度价格歧视的纳什均衡的存在性 | 第54-56页 |
2.5 不确定性需求函数条件下二度价格歧视的最优决策 | 第56-62页 |
2.5.1 在随机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的需求区间最优划分问题 | 第56-58页 |
2.5.2 在随机需求下实行二度价格歧视的最优固定折扣率的确定 | 第58-62页 |
第三章 差别定价中的招标与拍卖的拓展研究 | 第62-81页 |
3.1 招标与拍卖过程中投标人数的研究 | 第62-67页 |
3.1.1 引言 | 第62-63页 |
3.1.2 基于Friedman模型的竞标人数研究 | 第63-66页 |
3.1.3 基于Hassman-Rivett模型的竞标人数的研究 | 第66-67页 |
3.2 基于主体风险态度变更的投标机制优劣比较 | 第67-72页 |
3.2.1 第一价格拍卖投标人竞价策略研究 | 第68-69页 |
3.2.2 第一价格拍卖与第二价格拍卖卖方支付比较 | 第69-72页 |
3.2.3 结论 | 第72页 |
3.3 随机投标人数下的最优保留值设置研究 | 第72-77页 |
3.3.1 基于确定投标人数的保留值设置所面临的问题 | 第72-73页 |
3.3.2 基于随机投标人数的最优保留值设定方法 | 第73-77页 |
3.4 基于随机估值的两物品拍卖的投标决策 | 第77-81页 |
3.4.1 随机估值下的两物品拍卖的决策模型 | 第77-79页 |
3.4.2 投标商因“错误估值”所承担的风险分析 | 第79-81页 |
第四章 差别定价理论在能源价格确定中的应用 | 第81-103页 |
4.1 对若干能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 第81-95页 |
4.1.1 我国天然气价格的历史及现状初探 | 第81-86页 |
4.1.2 车用替代能源的价格体系构建研究 | 第86-90页 |
4.1.3 我国乙醇汽油发展的价格制约及经济前景评价 | 第90-95页 |
4.2 差别定价理论在能源产品定价中的运用探讨 | 第95-103页 |
4.2.1 能源产品定价中的三度价格歧视 | 第96-97页 |
4.2.2 二度价格歧视理论在能源产品中的应用 | 第97-100页 |
4.2.3 招投标理论中的若干结果在能源项目购买及施工中的运用 | 第100-103页 |
第五章 论文的结论和待研究方向建议 | 第103-107页 |
5.1 论文的结论 | 第103-105页 |
5.2 论文的局限与不足 | 第105页 |
5.3 论文的后续研究工作建议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论文 | 第121-123页 |
致 谢 | 第123页 |